[实用新型]口腔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8763.7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娟;林洁清;梁晓兰;石群芳;卢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A61M16/06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加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加湿装置,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内部的放置槽,放置槽的上部设有用于取放保湿片的开口,保湿片的外部设有塑封袋;所述罩体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地设有第一耳挂绳和第二耳挂绳,罩体的内壁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使的患者在任何体位时都能够保持持续地对患者的口部进行加湿工作,保持了口腔、咽喉及下呼吸道的湿润,有效减少了气道并发症和肺部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加湿装置,应用医疗辅助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的,人体正常的鼻腔粘膜具有加温加湿及减少呼吸道异物的功能,但是如果人在张口呼吸时气体未经湿化和过滤就直接经口腔进入到下呼吸道,就会导致口腔、咽喉及下呼吸道干燥,甚至引起气管粘膜糜烂、细菌感染、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塞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窒息;对于一些危重症经鼻气管插管、鼻腔术后、感昌重度鼻塞等经常张口呼吸的病人来说,由于张口呼吸导致的口腔干燥容易引发各种气道并发症,增大了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所以需要在患者的口部进行呼入空气的加湿,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湿的纱布敷在患者的口部,但是在患者活动或侧头时纱布非常容易掉落,而且在患者侧卧位时根本无法使用纱布对患者的口部进行覆盖,这就为患者口部的加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口腔加湿装置,能够实现患者在任何体位时都能够保持持续地对患者的口部进行加湿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口腔加湿装置,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内部的放置槽,放置槽的上部设有用于取放保湿片的开口,保湿片的外部设有塑封袋;所述罩体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地设有第一耳挂绳和第二耳挂绳,罩体的内壁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
所述罩体为长方型、圆型或弧型片状结构,罩体顶部面的中部设有凹陷部,罩体由两层医用无纺布制成,两层无纺布之间设有放置槽。
所述放置槽设置在罩体的中部,放置槽顶部的开口宽度大于放置槽的宽度。
所述罩体两侧的上部均设有第一限位孔,两个第一限位孔呈对称结构且穿透罩体的内壁和外壁设置在罩体的两侧,罩体两侧的下部均设有第二限位孔,两个第二限位孔呈对称结构且穿透罩体的内壁和外壁设置在罩体的两侧,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均为圆形结构且大小相同。
所述第一耳挂绳和第二耳挂绳的长度相同,第一耳挂绳和第二耳挂绳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为圆柱型结构,限位块侧壁面的中部分别与第一耳挂绳和第二耳挂绳的端部不可拆卸连接。
所述罩体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均为弧型长条结构,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的一个侧壁分别与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的另一侧壁上均设有离型纸,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呈对称结构设置在罩体内壁的两侧。
所述罩体配设有若干个保湿片,保湿片由浸满无菌注射用水的医用纺织棉片制作而成,保湿片的外部由医用塑封袋密封包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保湿片由塑封袋进行密封包装,在使用的时候可直接打开塑封袋将保湿片取出,节约了操作时间。
2、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体配设有多个保湿片,便于定期将放置在罩体内的保湿片进行更换,以保证持续的保湿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口宽度大于放置槽的宽度,便于在打开开口时更容易将保湿片取出或放入。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耳挂绳和第二耳挂绳可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使用,当患者为重症或较为不活跃时,无需使用第一耳挂绳和第二耳挂绳进行加固,第一固定贴和第二固定贴就能够保证罩体与患者面部的贴合;当患者较为活泼好动或者活动比较频繁时,可选用第一耳挂绳和第二耳挂绳挂在患者的耳后对罩体做进一步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8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