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预防上下肢血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0434.6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桢珍;刘佶;黄茂;赵欣;吉宁飞;侯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预防 下肢 血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预防上下肢血栓的装置,包括包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的可充气气囊、给气囊充气的手持式球囊、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气囊与手持式球囊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该通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并且该进气阀靠近手持式球囊,所述气囊设一端有勾面魔术贴,在另一端设有连接带上,并且在连接带上设有与勾面魔术贴相配合的毛面魔术贴,在所述气囊上设有测量气囊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气囊上还设有警报器,该警报器与压力传感器通过线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气囊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上下肢血流瘀滞,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手动预防上下肢血栓的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导致肺栓塞甚至猝死。肿瘤、外科手术、剖宫产、截瘫等状态可能使患者需长时间输液或卧床,这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上普遍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手段包括单纯手部握拳动作、护理人员被动按压肢体或推动输液架自行活动,电动抗血栓压力泵虽提高患者舒适度,但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仅可以在工作期间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因此,亟需一款可以同时预防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且价格低廉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动预防上下肢血栓的装置,能够减少上下肢血流瘀滞,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手动预防上下肢血栓的装置,包括包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的可充气气囊、给气囊充气的手持式球囊、通气管、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通气管一端与气囊连接,其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并且通过连接部与手持式球囊连接,该通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并且该进气阀靠近手持式球囊,所述气囊设一端有勾面魔术贴,在另一端设有连接带上,并且在连接带上设有与勾面魔术贴相配合的毛面魔术贴,在所述气囊上设有测量气囊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气囊上还设有警报器,该警报器与压力传感器通过线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气囊上,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处理器、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处理器和显示模块均与电源模块连接,同时该处理器还与显示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的通气管长度为0.5-3m,并且在通气管上设有捆绑带,可以适用与不同的人群,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同时捆绑带能够将通气管在不使用时进行捆绑收纳。
前述的在进气阀后端设置有按压式泄气阀,能够在气囊内压力超过设定值后进行泄压。
前述的还包括计数装置,该计数装置通过环固定在通气管一端的连接部上,计数装置包括按压式计数开关、壳体、显示屏、供电装置和线路板,供电装置和线路板均安装在壳体内,且供电装置安装线路板背面,显示屏安装在壳体表面,按压式计数开关安装在手持式球囊上,并且该按压式计数开关与线路板电性连接。前述的在壳体上还设有清零按键和计时器。
前述的供电装置为可充电1.5V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气囊包裹下肢体,并通过手持式球囊不断按压经过通气管给气囊充气加压,通过气囊内压力的变化间断挤压静脉内的血流,减少下肢血流瘀滞,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患者通过不断按压手持式球囊,可间断活动手部,收缩上肢肌肉从而挤压肌肉间血管,减少上肢血液瘀滞;
在气囊上设有测量气囊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监测气囊内的压力,并且能够在控制器中显示出数值,当达到超过设定数值时,控制器就会发出信号,警报器响起,患者停止按压球囊,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预防下肢血栓的效果;计数装置通过环固定在通气管一端的连接部上,可监测手部活按压动次数,对于患者主动操作形成激励机制,同时也有助于医护人员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0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