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伸缩充电端子的腕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1121.2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郑元景;兰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5/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潇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伸缩 充电 端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伸缩充电端子的腕戴设备,包括主体和与主体连接的腕带,主体上设置有充电端子,主体的壳体上开设开口槽,充电端子通过开口槽能够伸出或缩回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与充电端子连接的弹性件,用于使充电端子在其弹力作用下伸出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可按压的按键杆,按键杆与充电端子之间通过锁定结构连接,锁定结构用于限制充电端子的伸缩运动或解除充电端子的运动限制。上述具有可伸缩充电端子的腕戴设备,通过设置按键杆以及弹性件,能够使充电端子伸缩运动,安装于腕带上时缩回至壳体内,充电时伸出壳体,充电端子缩回至主体内,便于主体与腕带安装拆卸,同时,充电端子伸入至腕带中,提高了佩戴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伸缩充电端子的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手环充电方式大多采用顶针接触式或普通的USB接口进行充电,USB接头和弹片PIN进行充电。然而,顶针接触式的充电方式,顶针容易在空气中暴露而造成氧化,且还需额外配置顶针接触式充电线,消费者有时可能忘记带充电线;USB充电方式, USB接口伸出于手环壳体伸入至表带内,影响了表带的佩戴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端子可伸出或缩回主体壳体的腕戴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可伸缩充电端子的腕戴设备,包括主体和与主体连接的腕带,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充电端子,所述主体的壳体上开设开口槽,所述充电端子通过所述开口槽能够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充电端子连接的弹性件,用于使所述充电端子在其弹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按压的按键杆,所述按键杆与所述充电端子之间通过锁定结构连接,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充电端子的伸缩运动或解除所述充电端子的运动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杆沿所述充电端子的伸缩方向设置;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端子上的套环部、设置于所述套环部内的凹槽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按键杆内端的凸包部;所述按键杆的内端套设于所述套环部内,所述凸包部与所述凹槽部相卡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充电端子的两侧的拉簧;所述充电端子的内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两侧凸出的弹簧固定部,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固定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近所述开口槽的壳体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充电端子的两侧的压簧;所述充电端子的内端两侧设置有向两侧凸出的弹簧固定部,所述压簧一端与所述弹簧固定部抵接,另一端与远离所述开口槽的壳体一侧抵接或与壳体内设置的抵接部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部设置于所述充电端子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设置于所述主体沿腕带长度方向的一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开口槽开设于所述下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杆设置于所述充电端子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端子为USB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上述具有可伸缩充电端子的腕戴设备,通过设置按键杆以及弹性件,能够使充电端子伸缩运动,安装于腕带上时缩回至壳体内,充电时伸出壳体,充电端子缩回至主体内,便于主体与腕带安装拆卸,同时,充电端子伸入至腕带中,提高了佩戴舒适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1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库制冷压缩机稳定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芯一体化油井加热电缆首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