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激励微射流控制多管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1468.7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花;刘学武;吾特库尔·努尔买买提;张瑞丹;邹久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隋秀文;温福雪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励 射流 控制 振荡器 | ||
1.自激励微射流控制多管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激励微射流控制多管振荡器包括振荡机体(18)和冷气回收器(21);
所述的振荡机体(18),包括底板、上盖(12)、微射流入口管(13)、弯头(14)、三通(15)、主射流入口管(16)、入口管(17)、固管器(24)和接受管(11);底板上表面开设有不同的腔体和流道,相互连通后形成振荡机体(18)的流道(19),流道(19)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微射流入口腔(1)、微射流喷嘴流道(2)、音波控制管(3)、分岔流道(4)、主射流入口腔(5)、主射流喷嘴流道(6)、射流控制口(7)、振荡腔(8)、多管分岔流道(9)、排气口(10)和排气通道(20);音波控制管(3)位于振荡机体(18)的前端,围成方形环状流道,微射流入口腔(1)和微射流喷嘴流道(2)位于音波控制管(3)围成的方形环内,微射流喷嘴流道(2)一端与微射流入口腔(1)连通,另一端与音波控制管(3)的一条边的中部位置连通;分岔流道(4)为左右对称结构,围成水滴状环流道,左右两部分各包括直线段和弯曲段,直线段与弯曲段首尾相接连通,两个直线段的外侧端交汇于音波控制管(3)的一条边的中部位置,从而分岔流道(4)与微射流入口腔(1)和微射流喷嘴流道(2)连通,弯曲段的外侧端交汇于射流控制口(7);主射流入口腔(5)和主射流喷嘴流道(6)位于分岔流道(4)围成的水滴状环内,主射流喷嘴流道(6)一端与主射流入口腔(5)连通,另一端与射流控制口(7)连通;振荡腔(8)和多管分岔流道(9)位于振荡机体(18)的后端,振荡腔(8)的一端与射流控制口(7)连通,另一端与多管分岔流道(9)前端连通;振荡机体(18)的尾部设有多个排气口(10),排气口(10)分别与多管分岔流道(9)后端的每个分岔相连通;接受管(11)从振荡机体(18)的尾部外侧安装在排气口(10)上,并通过固管器(24)进行固定;
所述上盖(12)盖在底板上,上盖(1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分别与微射流入口腔(1)和主射流入口腔(5)相对应,通孔上分别安装微射流入口管(13)和主射流入口管(16),微射流入口管(13)与微射流入口腔(1)连通,主射流入口管(16)与主射流入口腔(5)连通;入口管(17)安装在上盖(12)的外部,通过弯头(14)和三通(15)使入口管(17)与微射流入口管(13)和主射流入口管(16)连通;
所述底板的尾部开设有多个贯穿底板底部的、倾斜的排气通道(20),排气通道(20)与排气口(10)相对应,二者相互连通;
所述冷气回收器(21)安装在振荡机体(18)尾端的底部,包括冷气出口腔(23)和冷气出口(22),冷气出口腔(23)与冷气出口(22)相连通;多个排气通道(20)均与冷气出口腔(23)连通,冷气从冷气出口(22)排出;
所述底板、上盖(12)与冷气回收器(21)之间采用通过螺栓(25)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激励微射流控制多管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20)的倾斜角度为45°,所述多管分岔流道(9)的各个分岔之间的角度为1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激励微射流控制多管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体(18)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或金属,通过激光切割加工,并在振荡射流出口矩形截面位置缓慢过渡到圆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激励微射流控制多管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管(11)末端延长段的长度以实际需求确定,以管接头与外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激励微射流控制多管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管(11)末端延长段的长度以实际需求确定,以管接头与外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14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