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围护结构工程旋挖钻钻头内岩石的卸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1688.X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8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魏永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2/06 | 分类号: | E21B12/06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护结构 工程 旋挖钻 钻头 岩石 结构 | ||
一种围护结构工程旋挖钻钻头内岩石的卸渣结构,包括型钢底座A1、型钢底座B2,型钢立柱下方与型钢底座A1及型钢底座B2焊接成稳固十字形架体,通过刚性架体中的型钢立柱,将钻头内的岩石冲击破碎,完成钻头内岩石的卸渣,实施时,将架体立柱型钢摆放垂直,在立柱底部四边用型钢焊接“十”字稳定底座;将钢架吊放至弃渣位置,旋挖钻机钻取整块岩石,将钻头中的岩石对准钢架立柱上下冲击,使钻头内的岩石破裂,旋转动力钻头将岩石甩出,完成卸渣。大大减少常规施工方法中动力钻头的甩动次数,进而减少噪音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围护结构工程旋挖钻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护结构工程旋挖钻钻头内岩石的卸渣结构。
背景技术
市政围护结构工程施工中,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对旋挖钻机钻取的完整性较好的岩石,完全靠动力钻头甩动卸渣。
由于旋挖钻头钻取的岩石完整性较好,动力钻头很难轻易甩出,目前通常的作法是要经过长时间、多频次的甩动才能卸渣,此方法不仅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而且噪音大,尤其在市中心区域,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围护结构工程旋挖钻钻头内岩石的卸渣结构,不需要长时间、多频次的甩动钻头。通过钢架的型钢立柱,将钻筒中的岩石对准钢架型钢立柱上下冲击,使钻筒内的岩石破裂,再旋转钻头甩出岩石,具有操作简单、降低噪音、节约成本的特点。可适用于各类旋挖钻钻取岩石后卸渣的施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围护结构工程旋挖钻钻头内岩石的卸渣结构,包括型钢底座A1、型钢底座B2,型钢立柱3下方与型钢底座A1及型钢底座B2焊接成稳固十字形架体。
所述的型钢底座B2长度不小于80cm,型钢底座A1长度不小于50cm,型钢立柱3不易大于150cm。
所述的型钢底座A1、型钢底座B2采用20b工字钢,型钢立柱采用40b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结构具有操作简单、降低噪音、节约成本的特点,与常规的体系相比,仅需要加工型钢架体,无需再长时间、多频次的甩动钻头,节约了施工成本,并且操作简单易用,施工速度快。可适用于各类旋挖钻钻取岩石后卸渣的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型钢底座A;2为型钢底座B;3为型钢立柱;4为旋挖机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叙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围护结构工程旋挖钻钻头内岩石的卸渣结构,包括型钢底座A1、型钢底座B2,型钢立柱3下方与型钢底座A1及型钢底座2焊接成稳固十字形架体。
所述的型钢底座A1长度不小于80cm,型钢底座B2长度不小于50cm,型钢立柱3不易大于150cm。
所述的型钢底座A1、型钢底座B2采用20b工字钢,型钢立柱3采用40b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平地上垂直摆放型钢立柱3;
步骤二:在型钢立柱3的正立面焊接型钢底座A1、侧立面焊接型钢底座B2形成型钢架体;
步骤三:将型钢架体吊放至旋挖钻机旁边的卸渣位置,将钻头4中的岩石对准钢架型钢立柱3上下冲击,使钻头内的岩石破裂,旋转动力钻头将岩石甩出,完成卸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1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干雾抑尘机
- 下一篇:一种低电容瞬态电压抑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