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耐光耐磨超细涤纶长丝的环保型油剂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2610.X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5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军;於林栋;韩建强;许文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辰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18 | 分类号: | B65G45/18;B65G4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耐磨 涤纶 长丝 环保 型油剂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耐光耐磨超细涤纶长丝的环保型油剂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于底座的顶部,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第一转辊远离安装框的一端贯穿安装框并延伸至安装框的正面,安装框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生产技术领域。该用于耐光耐磨超细涤纶长丝的环保型油剂输送装置,可通过水泵将清洁箱中的清洁液抽取出来,进一步通过导管、螺纹软管到达至喷头,通过喷头喷出清洁液对传送带表面进行清理,可通过液压杆配合螺纹软管带动喷头来回移动,使得传送带清理较为彻底,不需要手动清理,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耐光耐磨超细涤纶长丝的环保型油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涤纶长丝,是用涤纶做成长丝。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 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 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所谓涤纶长丝,是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长丝卷绕成团,涤纶作为衣用纤维,其织物在洗后达到不皱、免烫的效果。常将涤纶与各种纤维混纺或交织,如棉涤、毛涤等,广泛用于各种衣料和装饰材料。
在进行涤纶长丝生产时需用到涤纶油剂,涤纶长丝油剂品种很多,有POY、DTY的油剂,常规纺丝油剂、拉伸丝油剂、变形丝油剂以及工业用丝油剂等。它们均可起到集束、润滑、降低摩擦系数,抗静电等作用,但又有各自特殊的功能和适应性,现有涤纶长丝油剂在输送过程中往往会洒落,对运输的传送带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传送带组往往不能及时清理或者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清理,自动化程度较低,使用局限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耐光耐磨超细涤纶长丝的环保型油剂输送装置,解决了输送过程中洒落的油剂对运输的传送带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导致清理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耐光耐磨超细涤纶长丝的环保型油剂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远离安装框的一端贯穿安装框并延伸至安装框的正面,所述安装框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的表面与第二转辊的表面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箱,所述清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清洁箱并延伸至清洁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第一U型框并延伸至第一U型框的内部,所述导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有螺纹软管,所述螺纹软管的底端连通有喷头,所述第一U型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喷头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转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表面与第二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积液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积液箱的底部通过连管与回收箱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部且位于第一U型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框,所述第二U型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理刷。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贯穿第二U型框并延伸至第二U型框的顶部,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丝杆的表面与第二U型框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部且位于第二U型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U型框,所述第三U型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L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辰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辰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2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钢壳表面处理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