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扫描机射线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2675.4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凡东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陈伟斯;赵秀英 |
地址: | 25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扫描机 射线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扫描机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一和底座二,底座一和底座二上方设有检查工作台,检查工作台贯穿CT扫描机,CT扫描机两侧分别设有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均固定安装在检查工作台上,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之间设有检查孔,防护罩一远离CT扫描机一端为封端,防护罩远离CT扫描机一端设有送检口,送检口处设有隔离门,隔离门固定安装在电动滑轨一上,电动滑轨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检查工作台上方固定安装电动滑轨二,电动滑轨二上固定安装送检床。本实用新型CT扫描机射线防护装置射线不易扩散,检查的精确度高,同时保护了患者和医生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T扫描机射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断层扫描(CT)由于其具备检出毫秒级病灶的能力而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CT检测技术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莫一部位做一个接一个的端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的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但是,众所周知,放射线对人体有很严重的辐射,由于在检查时只是对病人身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检查,对于那些无需检查的部位,难免受到射线辐射的照射,这些射线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一定损伤。尤其是人体的性腺。甲状腺、肺、乳腺等最容易受到损害,人体组织暴露在放射线下,会诱发多种肿瘤,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研究证实,一次CT扫描全身检查,会显著提升受检者因辐射致癌的危险性。
现有CT检查防护装置一般都是经过多种步骤套在人身体的表面,由于这种方式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其过程会浪费人们大量的时间和体力,从而给人们在进行CT检查时带来不便。公开号为CN201814588U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CT扫描机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支撑架、上防护帘、下支撑架、下防护帘,上防护帘连接在上支撑架上,上支撑架与CT机主机体活动连接;下支撑架设在扫描床架靠近CT机扫描孔的一端,所述下支撑架上设有下防护帘。该装置通过上防护帘和下防护帘均具有吸收射线的作用,其配合将CT机工作时扫描孔溢出的射线吸收,但是其对射线的吸收作用有限,且对患者本身并不具备防护作用。
公开号为CN20984721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包括CT扫描仪、外床体、内床体和遮挡机构,所述CT 扫描仪内顶部设有X射线发生器,所述CT扫描仪设置在外床体上,所述内床体设置在外床体内,所述内床体与外床体之间设有弧形铅板,所述遮挡机构设于内床体上方,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该装置虽然通过遮挡机构和弧形铅板对射线进行阻隔,但是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为活动挡板,并不能对患者全是进行保护,且遮挡机构和弧形铅板不能形成密闭的阻隔效果,依然会有射线从两端逃逸,影响医生的身体健康。
因此,亟需一种使用方便、保护效果好的CT扫描防护装置以保护患者和医生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扫描机射线防护装置,射线不易扩散,检查的精确度高,可以避免射线对患者其它身体部位的直接照射,同时保护了患者和医生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扫描机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一和底座二,底座一和底座二上方设有检查工作台,检查工作台贯穿CT扫描机,CT扫描机两侧分别设有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均固定安装在检查工作台上,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之间设有检查孔,防护罩一远离CT扫描机一端为封端,防护罩远离 CT扫描机一端设有送检口,送检口处设有隔离门,隔离门固定安装在电动滑轨一上,电动滑轨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检查工作台上方固定安装电动滑轨二,电动滑轨二上固定安装送检床。
进一步优选地,CT扫描机中间开设有检查通道,检查通道内壁固定安装射线发生装置,射线发生装置设置在检查孔的正上方,作台上对应射线发生装置处固定安装探测器。
进一步优选地,防护罩一顶部设有换气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凡东,未经孟凡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2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规格可调料带冲孔位模具结构
- 下一篇:翘板式冲压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