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翘板式冲压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2690.9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3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孜;雷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升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冲压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翘板式冲压模具结构,该结构包括设于下模板上的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与支撑板顶端旋转连接的成型块、设于相对的支撑板之间的用于弹性支撑成型块底部的弹性板、设于支撑板两侧的对称的用于支撑待冲压产品的支撑架、以及设于相对的两成型块中心线上方的冲头;所述成型块的内侧设有弧形成型槽,冲头冲压弧形成型槽底端,弧形成型槽顶端旋转偏向中心线位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产品的一次冲弯作业到位,保证产品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翘板式冲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板件进行滚弯作业需要采用多工位进行配合完成,对弯曲部位进行冲弯作业后,转移至另一工位进行定位其尾端的二次冲弯作业,板件整体形成半包围的圆环结构;由于更换工位,定位的精度受到影响,二次加工作业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翘板式冲压模具结构,从而实现产品的一次冲弯作业到位,保证产品精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翘板式冲压模具结构,包括设于下模板上的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与支撑板顶端旋转连接的成型块、设于相对的支撑板之间的用于弹性支撑成型块底部的弹性板、设于支撑板两侧的对称的用于支撑待冲压产品的支撑架、以及设于相对的两成型块中心线上方的冲头;所述成型块的内侧设有弧形成型槽,冲头冲压弧形成型槽底端,弧形成型槽顶端旋转偏向中心线位置。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靠近其内侧的顶端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成型块。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嵌入下模板内,下模板的底部设有下模座,弹性板为T型结构,弹性板的底部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嵌入下模座内。
具体的,两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对称的限位块,限位块的侧边抵接支撑板。
具体的,所述支撑架的侧边贴合至待冲压产品的侧边限位,所述成型块的顶部支撑待冲压产品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翘板式冲压模具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设置具有弧形成型槽的成型块,旋转作用的成型块之间有效一次成型产品,产品的尾端稳定精准的收口成型,避免二次换工位折弯操作;弹性板的回弹效果配合传感器检测,有效检测产品的初始摆放状态,实现冲头冲压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模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合模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支撑板、11旋转轴、13限位块、2成型块、21弧形成型槽、3弹性板、31弹性件、4产品、5支撑架、6冲头、7下模板、71下模座、72支脚、8第一定位块、81上垫板、82上模板、83第二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翘板式冲压模具结构,包括设于下模板上的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1、与支撑板1顶端旋转连接的成型块2、设于相对的支撑板1之间的用于弹性支撑成型块2底部的弹性板3、设于支撑板3两侧的对称的用于支撑待冲压产品4的支撑架5、以及设于相对的两成型块2中心线上方的冲头6;成型块2的内侧设有弧形成型槽21,冲头冲压弧形成型槽21底端,弧形成型槽21顶端旋转偏向中心线位置。
支撑板1靠近其内侧的顶端通过旋转轴11连接有成型块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升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升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2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T扫描机射线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装布料用平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