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3027.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韩文松;张业;李山萌;郑瑞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G02B6/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春风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d 指纹 模组 体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所述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LCD模组、背光模组、LCD屏下指纹模组和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电性连接LCD模组和背光模组并延伸至背光模组的下方,所述LCD屏下指纹模组电性连接在线路板组件上并形成在背光模组与线路板组件之间形成一体式结构,LCD模组与LCD屏下指纹模组装配为一个整体后再出货给客户端,有效减少了客户的组装工序,也降低了组装的次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方案传统有电容式、超声波式等,近几年开始应用光学式指纹识别方案,但大多数仍在高端机型,例如OLED显示屏上应用。逐渐地,光学式指纹识别方案也有趋势朝向中低端的LCD显示屏领域。同时,随着全面屏及手机外观设计整体式需求,指纹识别模组隐藏到整机内部将称为主流趋势,因而各个指纹识别芯片生产商正致力于研发隐藏式的LCD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LCD模组与LCD屏下指纹模组装配为一个整体后再出货给客户端,有效减少了客户的组装工序,也降低了组装的次品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所述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LCD模组、背光模组、LCD屏下指纹模组和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电性连接LCD模组和背光模组并延伸至背光模组的下方,所述LCD屏下指纹模组电性连接在线路板组件上并形成在背光模组与线路板组件之间形成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铁架、导光组件和入光灯组件。
优选地,所述背光铁架呈框型结构,导光组件设置在背光铁架内,所述入光灯组件形成在导光组件的侧面形成侧入式背光模组。
优选地,所述背光铁架在LCD屏下指纹模组设置的位置对应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设有可透红外光膜。
优选地,还包括红外光LED灯组件,所述红外光LED灯组件设置在盖板朝向LCD模组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LCD屏下指纹模组包括芯片、镜头、支架、补强钢片和元器件。
优选地,所述芯片与线路板组件电性连接,支架固定设置在线路板组件上,镜头固定在支架内,所述补强钢片设置在线路板背向芯片的一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LCD屏下指纹模组通过粘胶剂粘接固定在背光模组的下端面。
优选地,所述LCD模组还包括ZIF连接器母座,所述ZIF连接器母座固定设置在线路板组件上,所述LCD屏下指纹模组通过线路板组件与LCD模组的ZIF连接器母座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将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设置成一体式结构,LCD模组与LCD屏下指纹模组装配为一个整体后再出货给客户端,有效减少了客户的组装工序,也降低了组装的次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LCD屏下指纹模组与LCD模组一体式结构测试结构示意图(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3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扣式电池的外壳组件、扣式电池以及电子产品
- 下一篇:一种网络安全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