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3977.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3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家君;赵春杰;赵宇;全斐;高振斌;周杨;徐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孙梦娅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路面 排水 改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集液池和安装槽,所述地面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内底壁开设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地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该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通过地面、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分流槽、密封板和排水孔的设置,当隧道内部水量过高时,则水会顺着排水孔进入第一导流槽,并且会有部分水通过分流槽进入第二导流槽内部,则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同时排水,可有效提高排水效果,避免隧道内部出现积水,从而降低财产损失,保障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很大提高。全断面液压凿岩台车和其他大型施工机具相继用于隧道施工,喷锚技术的发展和新奥法的应用为隧道工程开辟了新的途径。隧道在快速地发展着,显然隧道的疏导排水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随着天气不断变化现今,降雨量暴增的夏季,原有的隧道的排水功能有部分已经跟不上积水速度,导致出现隧道被淹的问题发生,排水管道长时间使用就会慢慢积累泥沙在管道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排水效果,甚至会形成隧道内积水,而且管道内的泥沙清理也是非常地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集液池和安装槽,所述地面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内底壁开设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地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固定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
可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线筒。
可选的,所述收线筒的外表面缠绕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远离收线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筛网。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孔。
可选的,所述固定底板与地面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均呈四十度倾角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通过地面、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分流槽、密封板和排水孔的设置,当隧道内部水量过高时,则水会顺着排水孔进入第一导流槽,并且会有部分水通过分流槽进入第二导流槽内部,则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同时排水,可有效提高排水效果,避免隧道内部出现积水,从而降低财产损失,保障人身安全。
2、该隧道路面排水改造结构,通过集液池、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支撑架、伺服电机、收线筒、固定绳和筛网之间的配合设置,由于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则在水流的冲刷下,可有效将泥沙和杂物冲入集液池内部,并且工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则伺服电机转动,使固定绳缠绕在收线筒上,从而通过筛网的移动,可将集液池内部的杂物进行打捞处理,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3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拉拔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湿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