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5218.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9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樱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3/00;E05B15/00;E05B63/04;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奇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7 | 代理人: | 黄国清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把手 换向 结构 | ||
1.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结构,包括把手(1)、指纹模块(2)、离合组件(3)和换向杆(4),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组件(3)包括设置在把手(1)内腔轴线上的离合基座(30),在所述离合基座(30)内依次设有离合复位扭簧(31)、离合旋钮(32)和换向旋钮(33),所述离合基座(30)上设有能防止离合复位扭簧(31)、离合旋钮(32)及换向旋钮(33)从离合基座(30)内脱落的固定上盖(34);
所述换向杆(4)一端插接于离合旋钮(32)和换向旋钮(33)内并可沿把手(1)内腔轴线移动,所述换向旋钮(33)上设有防止换向杆(4)脱落的限位组件(5);
所述指纹模块(2)包括设置在把手(1)外侧的指纹识别器(20)以及与指纹识别器连接的导线(21),所述换向杆(4)内设有保护导线(21)的导线通道(22),所述导线(21)穿设于导线通道(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设置在换向旋钮(33)上的第一卡簧槽(50),所述换向杆(4)的侧壁与第一卡簧槽(5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凸块(51),所述换向旋钮(33)内设有与凸块(51)形状相配制的凹槽(52),所述凸块(51)朝向离合旋钮(32)的一端设有朝外的斜面(53),所述凸块(51)上与第一卡簧槽(5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卡簧槽(54),所述第一卡簧槽(50)与第二卡簧槽(54)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开槽(55),所述第二卡簧槽(54)内设有卡簧(56),所述卡簧(56)可通过开槽(55)与第二卡簧槽(54)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把手(1)的内腔靠近外端的环形凸台(57),所述凸块(51)与环形凸台(5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8)。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基座(30)包括固定板(35),在所述固定板(35)上设有半环形凸台(300),在所述固定板(35)上位于半环形凸台(300)上方设有半环形凹槽(36),所述半环形凸台(300)与半环形凹槽(36)组成圆环形,在所述固定板(35)上位于半环形凹槽(36)的上方设有扭簧定位块(37),所述离合复位扭簧(31)两个末端的伸出柱部分设置在扭簧定位块(37)的两侧,所述离合旋钮(32)转动设置在半环形凹槽(36)内,在所述离合旋钮(32)上设有活动在半环形凹槽(36)内并位于离合复位扭簧(31)两个末端的伸出柱之间的移动块(38),在所述换向旋钮(33)外侧设有限位块(39),所述限位块(39)可与半环形凸台(300)两侧的平面相触碰,所述离合旋钮(32)与换向旋钮(33)内均设有与换向杆(4)配合连接的多边形孔或异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樱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樱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52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柜柜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单旋钮驱动结构的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