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定位可撕开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5980.9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3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梁东;农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色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75 | 分类号: | A61N1/375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0 | 代理人: | 韦莎 |
地址: | 533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出 间隔 定位 撕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定位可撕开鞘,涉及介入手术用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鞘管、内管、导丝,所述内管套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导丝套设于所述内管内,所述鞘管包括直管部、大弯部和小弯部,所述大弯部的一端与直管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弯部的另一端与小弯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小弯部设于所述大弯部的外侧,所述直管部远离所述大弯部的一端设有止血阀和侧管,所述止血阀设于所述直管部内,所述侧管固定于所述直管部的外壁并连通所述直管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可撕开鞘解决了旋入电极时容易脱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手术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定位可撕开鞘。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治疗是目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从而涉及到右室起搏器电极的放置,诸多研究表明右室流出道起搏较心尖起搏具有明显优势。临床上右室流出道起搏器电极的放置大部分是使用钢丝塑形协助电极到位,导致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到位困难,手术时间延长。现有技术中的鞘管亦有协助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到位的功能,但是由于其不符合右室流出道的生理解剖,鞘管容易移位,支撑力不理想,再旋入电极时容易脱位,增加手术难度,对初学者的辅助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定位可撕开鞘,解决旋入电极时容易脱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定位可撕开鞘,包括鞘管、内管、导丝,所述内管套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导丝套设于所述内管内,所述鞘管包括直管部、大弯部和小弯部,所述大弯部的一端与直管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大弯部的另一端与小弯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小弯部设于所述大弯部的外侧,所述直管部远离所述大弯部的一端设有止血阀和侧管,所述止血阀设于所述直管部内,所述侧管固定于所述直管部的外壁并连通所述直管部。
进一步地,所述大弯部的弧度为164度。
进一步地,所述小弯部的长度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直管部、大弯部和小弯部均由沿其轴线对称的两个半圆管组成,两个所述半圆管通过热封线配合连接。当完全操作电极导线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有效定位后,可以沿着热封线撕开鞘管并撤走鞘管,同时不影响电极导线的位置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侧管远离所述直管部的一端设有三通开关。鞘管被送入人体静脉系统后,可以通过侧管抽吸鞘管内可能存在的气泡或血栓,并注射抗凝用肝素盐水。
进一步地,所述止血阀由弹性膜制成,所述止血阀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直管部的内壁,所述止血阀上设有通孔,导丝和内管从所述通孔中穿入所述鞘管内。在鞘管沿着导丝被送入人体静脉的过程中,止血阀可以有效防止在患者吸气时空气因负压进入静脉系统,造成肺栓塞等并发症。
进一步地,所述小弯部采用柔韧性好的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鞘管包括直管部、大弯部和小弯部,鞘管形态完全符合右室流出道的解剖,使得大弯部和小弯部完全沿着右房跨瓣至右室流出道存在的两个弯曲管道行走,小弯部指向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可撕开鞘支撑力强,无需特殊塑形,容易到位,解决了旋入电极时容易脱位的问题,避免了植入起搏器电极时位置不佳或者支撑力不够而导致电极植入失败的情况发生,使得初学者也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的定位可撕开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鞘管,2-内管,3-导丝,11-直管部,12-大弯部,13-小弯部,14-侧管,15-止血阀,16-三通开关,17-热封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色市人民医院,未经百色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5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开的可回收快递包装袋
- 下一篇:铲灰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