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轨电车余热发电系统、燃料电池有轨电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6342.9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6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明;杨春华;陶诗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1M8/04029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轨电车 余热 发电 系统 燃料电池 | ||
1.有轨电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差发电模块、DC-DC电源模块、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散热系统、散热三通阀、保温三通阀,氢气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冷却循环水泵;温差发电模块包括热面、冷面、设置在冷面与热面之间的温差发电片阵列、与热面固定在一起的热端储热箱、与冷面固定在一起的冷端储热箱、固定在冷端储热箱上方的散热片;所述温差发电片阵列设置有输出电极;
热端储热箱由导热金属材质制作,内部填充相变材料,且留有未填充的真空空间,热端储热箱内具有液体管道,液体管道的两端分别作为热端储热箱的出口、热端储热箱的入口,液体管道浸没在相变材料中;
所述冷端储热箱是由导热金属材质制作,内部填充相变材料,且保留未填充的真空空间,冷端储热箱内设置有液体管道和气体管道,液体管道和气体管道浸没在模块内部的相变材料中;
燃料电池堆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
散热器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
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为:
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入口连接冷却循环水泵的出口,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温差发电模块的热端储热箱入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连接外部的氢气供应系统;空气入口、空气出口连接外部的空气供应系统;
热端储热箱出口连接散热三通阀入口,散热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散热器冷却液入口,散热三通阀另一出口与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一同连接到保温三通阀入口;保温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冷端储热箱液体管道的入口,另一出口与冷端储热箱的液体管道出口一同连接冷却循环泵的入口;燃料电池堆的废冷气体排气口连接冷端储热箱气体管道的入口,冷端储热箱气体管道的出口连到有轨电车的排风口;
温差发电模块的输出电极与DC-DC电源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轨电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差发电片阵列的各个温差发电片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差发电模块外部敷设隔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端储热箱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在热面上,和/或冷端储热箱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在冷面上,和/或散热片通过导热硅胶固定到冷端储热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冷端储热箱,和/或热端储热箱内的各个管道呈螺旋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片垂直于冷端储热箱设置。
7.一种燃料电池有轨电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有轨电车余热发电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有轨电车,其特征在于,利用CAN总线控制DC-DC电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63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影海报宣传装置
- 下一篇: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