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围困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6517.6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0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斌;伏喜斌;赖跃阳;徐火力;邹志坚;郑祥盘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围困 救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围困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槽壳体和承放座;所述凹槽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一电机,所述凹槽壳体内设置有由所述电机带动转动的齿轮机构,所述凹槽壳体内平行反向设置有两个用于撑开电梯门的撑开板,所述撑开板位于所述齿轮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撑开板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机构啮合的齿条,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固定有可嵌入电梯门板的撑开脚;所述凹槽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本实用新型可在电梯事故中实现将电梯门撑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围困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百姓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运行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为电梯使用较为频繁,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或因遇上停电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电梯停滞在电梯井道的半空中,特别是轿厢式电梯,当故障产生的时候,电梯门闭合,仅凭人力很难将电梯门打开,增加了救援的难度。需要借用工具用蛮力将电梯门撬开,而现有的工具将电梯门撬开的时候往往会对电梯门产生破坏,增加后续的维修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围困救援装置,可在电梯事故中实现对电梯门的撑开。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电梯围困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槽壳体和承放座;所述凹槽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一带减速器的电机,所述凹槽壳体内设置有由所述电机带动转动的齿轮机构,所述凹槽壳体内平行反向设置有两个用于撑开电梯门的撑开板,所述撑开板位于所述齿轮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撑开板包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机构啮合的齿条,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固定有可嵌入电梯门板的撑开脚;所述凹槽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承放座上设置有腰带,所述承放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凹槽壳体的第一凹槽,所述承放座上设置有可嵌入所述定位孔内用于固定所述凹槽壳体的固定组件,所述承放座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二凹槽,所述承放座内设置有用于给所述电机供电的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凹槽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位于所述凹槽壳体内,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四齿轮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可嵌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板与所述齿条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T形导轨,所述凹槽壳体内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T形导轨槽,所述T形导轨嵌入所述T形导轨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脚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撑开脚的斜面呈阶梯状。
进一步的,所述承放座的两侧设置有背带。
进一步的,所述承放座上设置有蓄电池充电口,所述承放座上还设置有所述电机的供电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连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外部设置有一保护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未经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6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工装烟筛漏工作台
- 下一篇:梯形球面多针头气泡纺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