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箍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7264.4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英凯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F16B2/20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 代理人: | 姜莹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卡箍,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C形夹及第二C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形夹及第二C形夹外形相同彼此镜像设置,所述第一C形夹背向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C形夹背向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部;还包括“Ω”形弹片,所述“Ω”形弹片一端与第一搭接部相连,另一端设有在第一C形夹与第二C形夹相互扣合时用于与第二搭接部相抵的偏心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补偿效果佳,适用于带震动的管路对接,结构紧凑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箍。
背景技术
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连接作用,一般接头带有垫片,橡胶,硅胶和四氟。
目前的卡箍连接方式有螺栓紧固式及搭扣式等等,其中搭扣式利用的是搭扣锁进行固定,搭扣锁的历史要追溯到二战时期,德国的战略意图扩张到全世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德国的军需后备需要大量的运输与使用。庞大的机械运输需要大量的箱子,当然箱子需要安装一种即方便又快捷而且能反复开启/关闭,同时安全性非常稳定的锁扣件,此时,一种不为人知的机械配件横空出世——搭扣锁,搭扣的发明推动着人类进步的步伐,从军事使用到航天航空,船舶海运,医疗科技,再到民生民用,搭扣锁起到了无以言表的作用。
其按照用途分可分为:不锈钢扁嘴搭扣、重型军用搭扣、长型搭扣、弹簧搭扣、调节搭扣、车厢搭扣、桥架扣、箱包搭扣、自锁搭扣。
现有的搭扣锁包括与基座(卡箍其中一半)以及位于基座上的手柄,手柄与连接体铰接,利用连接体与另一待固定物体(卡箍另一半)扣合后,扳动手柄使手柄带动连接体拉紧待固定物体并越过手柄的摆动死点位置实现固定,现有的连接体往往是通过金属板折弯而成或金属丝弯曲而成,金属板折弯的连接体其弹性变形的范围有限,因此在锁具扣合后的有效紧固范围也有限,金属丝弯曲而成的连接体一般用于跨度较大的固定场合,以有效利用金属丝长度上的弯曲弹性来提供一定范围内的其弹性拉伸,如跨接长度短的场合,则难以有效利用其金属丝的弯曲延伸范围,导致其有效紧固的范围有限,在管路遇到震动时容易发生卡箍松脱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偿效果佳,适用于带震动的管路对接,结构紧凑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卡箍。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箍,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C形夹及第二C形夹,所述第一C形夹及第二C形夹外形相同彼此镜像设置,所述第一C形夹背向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C形夹背向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部;还包括“Ω”形弹片,所述“Ω”形弹片一端与第一搭接部相连,另一端设有在第一C形夹与第二C形夹相互扣合时用于与第二搭接部相抵的偏心手柄。
上述结构中,其结构简单,可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同时“Ω”形弹片可直接折弯或冲压而成,可大幅降低成产成本,同时能有效利用其“Ω”来蓄力,其两端的有效扩张空间大,配合偏心手柄可有效保证锁死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搭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贯穿第一凹槽设置的第一销体,所述偏心手柄上设有手柄凹槽,所述手柄凹槽内设有贯穿手柄凹槽设置的手柄销,所述“Ω”形弹片一端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销体铰接,另一端与手柄凹槽内的手柄销铰接。
上述结构中,第一搭接部设置第一凹槽,可有效提高第一销体及第一搭接部的承载能力,同时能使“Ω”形弹片的受力方向能处于第一搭接部的中部位置;偏心手柄上设置手柄凹槽,可有效提高偏心手柄及手柄销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Ω”形弹片在第一C形夹与第二C形夹彼此夹紧时其“Ω”开口朝向第一C形夹与第二C形夹相互铰接的一侧。
上述结构中,可避免“Ω”形弹片与第一C形夹及第二C形夹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英凯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英凯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7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焙烧炉烟气除尘脱硝一体化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