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桁架底模板及钢筋桁架承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7643.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4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方琴;王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品诚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0 | 分类号: | E04B5/40;E04C5/065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桁架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钢筋桁架底模板及钢筋桁架承板,其中钢筋桁架底模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扣,另一端设有第二搭接扣,所述板体在所述第一搭接扣与所述第二搭接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直立肋;所述直立肋由所述板体朝向钢筋桁架的方向向上弯折并成型;所述直立肋包括第一折边、相对所述第一折边设置的第二折边、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的连接边。本实用新型通过直立肋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钢筋桁架承板具有提高该钢筋桁架底模板对钢筋桁架的承载力的作用;同时,避免焊接钢筋桁架时将板体击穿,具有防止漏浆,避免二次返工的作用,进而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构件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及钢筋桁架承板。
背景技术
钢筋桁架承板是由钢筋桁架与钢筋桁架底模板采用高频电阻点焊成整体,形成受力钢筋和模板一体化的建筑制品。
目前,现有的钢筋桁架底模板上用于支撑钢筋桁架的直立肋通常为倒“V”字型结构,使得直立肋与钢筋桁架接触时两者为点面接触,使得用于连接直立肋与钢筋桁架的焊点强度不够,导致钢筋桁架底模板的承载力低,而且钢筋桁架放置于直立肋上,钢筋桁架与钢筋桁架底模板的板体之间的间距小,使得用高频电阻点焊将钢筋桁架与直立肋连接固定时,容易将钢筋桁架底模板击穿,使得用钢筋桁架承板施工时存在漏浆的隐患,污染工作面,造成不必要的二次返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及钢筋桁架承板。
具体地,一种钢筋桁架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扣,另一端设有第二搭接扣,所述板体在所述第一搭接扣与所述第二搭接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直立肋;所述直立肋由所述板体朝向钢筋桁架的方向向上弯折并成型;其中,所述直立肋包括第一折边、相对所述第一折边设置的第二折边、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的连接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边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折边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之间的间距自远离所述板体的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边设为梯形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边设为平板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边及/或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板体之间以圆弧过渡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边与所述板体之间的间距为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板体的宽度为590mm,所述直立肋的数量为6个,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直立肋为一组且两者配合用于支撑钢筋桁架,所述板体上相邻两组所述直立肋之间的间距为195mm。
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钢筋桁架承板,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钢筋桁架底模板,以及设于所述钢筋桁架底模板上的多个钢筋桁架;每个所述钢筋桁架设于所述钢筋桁架底模板的两个直立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直立肋与所述钢筋桁架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筋桁架底模板及钢筋桁架承板,通过直立肋合理的结构设置,实现该直立肋与钢筋桁架之间面与面的接触,以此增大钢筋桁架与直立肋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该钢筋桁架底模板对钢筋桁架的承载力;同时,该直立肋上用于支撑钢筋桁架的连接边用相对设置的第一折边及第二折边作相对于板体的架空,具有增大连接边与板体之间的空隙的作用,以此避免焊接钢筋桁架时将板体击穿,具有防止漏浆,避免二次返工的作用,进而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品诚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品诚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7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