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槽内的冷却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7923.4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中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12;H02K3/24;H02K3/28;H02K1/20;H02K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冷却 结构 | ||
本专利提供一种电机槽内的冷却流道结构,宽度大于线槽宽度一半的每层导线穿过铁芯线槽,每层导线有与线槽左侧壁、右侧壁接触的左段、右段;左段与右段之间为过渡段;一层导线的左段、右段分别与相应的线槽侧壁之间形成该导线的左段右通道、右段左通道,一层导线的过渡段与线槽左侧壁、右侧壁之间分别形成该导线的过渡段左通道、过渡段右通道,相邻两层导线的过渡段相交叉;一层导线的左段右通道、过渡段右通道、另一层导线的过渡段右通道、左段右通道相依次相通,或者一层导线的右段左通道、过渡段左通道、另一层导线的过渡段左通道、右段左通道相依次相通,使得线槽内形成冷媒从线槽一端口向另一端口流动的贯通流道,以对导线、铁芯有效冷却。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电机槽内的冷却结构,具体地说,主要是由穿过电机槽的扁导线构成的冷却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槽内冷却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机的冷却能力,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一般的技术会采用额外的非导体将从电机槽内穿过的导线间隔开,在导线之间形成冷却通道,这种方式由于采用了非导体材料,这部分材料既不导电,也不能导磁,导热能力差,使得电机的槽满率降低,对功率密度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一种可以使用异形导线,在导线之间形成流道,例如,采用菱形截面或者带有大圆角的截面的导线,或者导线表面带有凹槽的导线,这些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槽满率,但是,由于导线截面形状复杂,异形截面导致导线之间的连接困难,需要特殊整形才能可靠连接,这不利于批量生产。
另外,异形导线的绝缘层和防护层的涂敷制作技术要求高,难以批量生产,如果在涂敷后压型,则容易破环涂层,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槽内的冷却流道结构,其冷却流道能够为冷媒从线槽一端口进入并从另外一端口流出的贯通通道,可以对导线、铁芯等有效冷却,它使用截面形状规则的扁导线,而非截面形状复杂的异形截面导线,也不需要对导线进行压型等容易破坏导线涂层的工艺,具有成本低,质量好,槽满率高的优点,尤其适于批量生产。
本专利所述的一种电机槽内的冷却流道结构,导线穿过铁芯中的线槽,导线宽度小于线槽宽度且大于线槽宽度的一半;线槽内的每层导线至少有一段与线槽左侧壁接触,即左段,有一段与线槽右侧壁接触,即右段;左段与右段之间即为过渡段;一层导线的左段与线槽右侧壁之间的通道即该导线的左段右通道,一层导线的右段与线槽左侧壁之间的通道即该导线的右段左通道,一层导线的过渡段与线槽右侧壁之间的通道即该导线的过渡段右通道,一层导线的过渡段与线槽左侧壁之间的通道即该导线的过渡段左通道;对于同一线槽内的相邻两层导线来说,它们的过渡段相交叉;因一层导线的左段右通道、过渡段右通道、另一层导线的过渡段右通道、左段右通道相依次相通,或者一层导线的右段左通道、过渡段左通道、另一层导线的过渡段左通道、右段左通道相依次相通,使得线槽内形成了供冷媒从线槽一端口向另一端口流动的贯通流道。
作为对上述的冷却流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同一线槽内的相邻两层导线,它们伸出线槽同一端口的伸出段,向相反方向弯折。
作为对上述的冷却流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如线槽内靠近线槽一端口的导线是左段,则伸出该线槽端口的导线伸出段向右弯折,如线槽内靠近线槽一端口的导线是右段,则伸出该线槽端口的导线伸出段向左弯折;伸出段向左弯折的导线与线槽端口左侧壁接触,伸出段向右弯折的导线与线槽端口右侧壁接触。
作为对上述的冷却流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导线伸出线槽一端口的伸出段,是线槽内靠近该线槽端口的导线的无弯折的延伸部分。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电机的线槽内,至少两层导线的形状至少具有一处不平行于槽壁的相互交叉的过渡段,两层导线相互以及与线槽(或槽内的绝缘材料)之间构成供冷媒流体流过的,从线槽一端到另一端的流道。它不使用截面形状复杂的异形截面导线,也不需要对导线进行压型等容易破坏导线涂层的工艺,具有成本低,质量好,适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7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高压电力电缆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