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换向器极片、马达换向器及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8668.5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5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罗铁志;张国俊;吴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友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延薇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换向器 | ||
本申请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马达换向器极片、马达换向器及马达。该马达换向器极片包括极片筒体,和与所述极片筒体连接的极片挂线脚;极片挂线脚包括挂线脚主体,挂线脚主体的外端弯折并向所述挂线脚主体的一侧延伸,形成挂线脚外延部,挂线脚主体与挂线脚外延部之间形成挂线槽。马达换向器和马达分别具有所述的马达换向器极片。本申请只在极片的极片挂线脚一侧形成挂线槽,减少了挂线槽的数量,从而使该挂线槽能够具有更深的深度,使其能够绕挂更多的铜线,有效的避免了铜线脱落的情况;另外,在绕制线圈的时候,能使铜线的两端均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可以在锡焊时有效的避免与烙铁头接触,减少了烫伤铜线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马达换向器极片、马达换向器及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换向器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的一个部件,当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如此不停的重复转动。
现有技术中的马达换向器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包括骨架1’、极片压圈2’和极片3’三部分,其中,极片3’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挂线槽。这种形式的挂线槽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挂线槽较浅,当缠绕的铜线较多时,容易造成铜线脱落的问题,不良率较高;二是绕制线圈的时候,采用铜线反挂的方式,铜线的其中一端的倾斜角较大,另一端倾斜角较小,在锡焊的时候,烙铁头容易烫伤铜线倾斜角较小的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换向器极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铜线脱落现象以及烙铁头烫伤铜线的情况。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马达换向器极片,包括极片筒体,和与所述极片筒体连接的极片挂线脚;
所述极片挂线脚包括挂线脚主体,所述挂线脚主体的外端弯折并向所述挂线脚主体的一侧延伸,形成挂线脚外延部,所述挂线脚主体与所述挂线脚外延部之间形成挂线槽。
在本申请的可选方案中,在与所述挂线槽相对的所述挂线脚主体另一侧的拐角处设置凸起的挂线脚根部。
在本申请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挂线槽的最大深度为所述挂线脚外延部最大长度的一半以上。
在本申请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挂线槽的最大深度为所述挂线脚外延部最大长度的0.5~0.7倍。
在本申请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挂线脚主体呈直角梯形状;所述挂线脚主体的斜边与所述挂线脚外延部的内侧边之间形成所述挂线槽,所述挂线脚主体的直边与所述挂线脚外延部的外侧边之间相互垂直。
在本申请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极片筒体的中心线与所述极片挂线脚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换向器,包括骨架、极片压圈及所述的极片;
所述极片套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骨架的表面设置挡沿,所述极片压圈从一侧将所述极片压设于所述挡沿上。
在本申请的可选方案中,所述骨架包括圆筒形的骨架主体,所述挡沿环绕所述骨架主体的外表面设置。
在本申请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挡沿包括第一挡沿和第二挡沿,所述第一挡沿的阻挡面与所述第二挡沿的阻挡面分别位于所述骨架主体不同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挡沿用于抵接所述极片,所述第二挡沿用于抵接所述极片压圈。
本申请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包括第二目的中所述的马达换向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友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友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8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