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场馆钢结构支撑卸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1435.0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3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曲波;尹万云;金仁才;张新;李中元;丁守明;胡义;顾奎;关永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金贝贝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场馆 钢结构 支撑 卸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场馆钢结构支撑卸载装置,属于建设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砂钢卸载单元,砂钢卸载单元包括型钢底座和砂缸外缸体,砂缸外缸体为中空缸体且底部穿过型钢底座,砂缸外缸体的底端部设置有球阀;砂缸外缸体内还设有砂缸内缸体,砂缸外缸体与砂缸内缸体之间的缸体间隙用于填充细砂,砂缸内缸体顶部设有顶座;砂缸外缸体顶部设有缸体平台,缸体平台上围绕砂缸内缸体的一侧开设有与缸体间隙相通的注砂口;缸体平台上还设有辅助千斤顶。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型场馆建设中钢结构支撑卸载不便的问题,可用于房建工程以及钢结构安装工程的构件安装及卸载过程,有效解决构件吊装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场馆钢结构支撑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钢结构支撑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中,采用整体吊装、整体提升、滑移等方案,在整体结构没有形成稳定框架时临时使用塔架或钢柱作为支撑,将构件或结构体进行固定,在完成安装与接口焊接工作、结构完成整体受力后,将临时支撑再进行拆除。钢结构卸载,准确地说,是钢结构支撑塔架的卸载。现今钢结构的支撑卸载多采用机械螺旋千斤顶卸载工艺,该工艺是用机械式螺旋千斤顶作为结构拼装和卸载设备。卸载时,按结构变形趋势,通过下摇千斤顶使结构按一定行程回落,以达到卸载的目的。此方式的优点是工艺操作简便,投入较少。机械式螺旋千斤顶不存在液压千斤顶缓回油的情况,卸载千斤顶可调整用作施工千斤顶,从结构拼装到卸载不用更换,但应注意调整行程。螺旋千斤顶是钢结构施工的常用小型设备,采购方便,可循环使用。其不足之处为:承载力超过50t的螺旋千斤顶自重大,搬运不便,因此该工艺只适合卸载点支座反力较小的工况,对于卸载面积较大的工程而言,投入的人员较多。由于人工操作,同步性不易保证,在工况验算时更需要注意该情况。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5293672,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卸载支撑砂箱,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卸载支撑砂箱,包括内套筒、外套筒和排砂口,内套筒套在外套筒内,外套筒和内套筒筒壁相互接触,外套筒内灌注砂粒,排砂口设置在外套筒筒壁底端两侧,排砂口设有用以控制砂粒排出速度的阀门,内套筒两端均用封口板密封,封闭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内套筒下降高度通过支撑杆控制,支撑杆采用方钢管制作而成,在卸载过程中随着内套筒的下降裁剪支撑杆的高度,支撑杆两端焊接在上下封口板之间。该申请案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承载力大、安全可靠,且操控性好、精度高,有效解决大跨度钢结构的桁架施工难问题,构件本身可重复利用,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还节约了施工成本。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453044X,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卸载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卸载装置,包括砂箱、活塞和排砂装置;砂箱为竖直设置的圆形钢管构成的砂箱筒体,该砂箱筒体内填充有砂粒,用于承载载荷;排砂装置设置在砂箱筒体的下部,用于排出砂粒;砂箱筒体的上部与活塞套接,该活塞为竖直设置的圆形钢管,下部套接在砂箱筒体内,该活塞的外壁与砂箱筒体的内壁贴合,该活塞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该活塞的顶端密闭构成上端面作为顶升面,用于支撑大跨度钢结构或连接临时支撑装置。该申请案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可以实现同步不等值卸载等优点。
综上,关于钢结构的支撑卸载技术已有大量专利公开,但仍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行业内也需要更丰富多样的设计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型场馆建设中钢结构支撑卸载不便的问题,拟提供一种大型场馆钢结构支撑卸载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卸载装置可用于房建工程以及钢结构安装工程的构件安装及卸载过程,有效解决构件吊装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施工方法容易操作,较为便捷。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1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型吸附平台机构及平板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式的一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