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的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1599.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万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65G47/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刘鹏宇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的传输装置,属于玻璃加工制造技术领域,该一种玻璃的传输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侧面中部设置有横杆,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一端内表面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中心处贯穿设置有动轴,所述动轴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传动链条中部内表面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转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玻璃的传输装置,可以避免玻璃在装置上传输时偏离转辊,导致玻璃与装置边框发生碰撞从而使玻璃破损的问题,而且在转辊磨损后可以较为方便的更换转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玻璃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玻璃态物质一般是由熔融体快速冷却而得到,从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时,冷却过程中黏度急剧增大,质点来不及做有规则排列而形成晶体,没有释出结晶潜热,因此,玻璃态物质比结晶态物质含有较高的内能,其能量介于熔融态和结晶态之间,属于亚稳状态。从力学观点看,玻璃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状态,比如存在低能量状态转化的趋势,即有析晶倾向,所以,玻璃是一种亚稳态固体材料。在生产玻璃制品时需要将玻璃运送到生产线进行加工,人工搬运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玻璃损坏,所以玻璃传输装置应运而生。
在现有技术中,基本上多使用转辊来进行玻璃的传输,但是当玻璃在转辊传输时,容易偏离传输方向,导致玻璃与传输装置边框发生擦碰,使玻璃产生损坏,影响生产成本,而且转辊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磨损变得光滑,使装置在传输玻璃时效率变低,但是现有的装置更换转辊时需要将防护外壳拆开再进行拆卸和安装,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玻璃的传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辊运送玻璃时容易偏离传输方向,使玻璃与装置边框发生擦碰,转辊拆装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的传输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侧面中部设置有横杆,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一端内表面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中心处贯穿设置有动轴,所述动轴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传动链条中部内表面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转轴与固定杆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一侧设置有转辊。
为了使得玻璃的传输方向固定,防止玻璃的传输方向变化后与装置两侧发生擦碰,导致玻璃边缘破损,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导向轮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导向轮分别设置于转辊两端,所述两组导向轮内侧皆设置有海绵防撞层。
为了使得转辊两端与转轴固定连接,使转轴一端通过轴承自由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转轴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固定杆与转轴对称设置于转辊两端,位于转辊远离从动轮一端的所述转轴贯穿防护外壳并与设置在防护外壳内壁的轴承内表面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固定杆与转轴固定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一端外表面尺寸与转轴一端内表面尺寸相适配,所述螺杆贯穿固定杆与转轴且与固定杆和转轴螺纹连接。
为了使得电机固定在防护外壳一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电机底端设置有支架,且支架一端与防护外壳侧面底端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主动轮转动时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从动轮共设置有五组,所述五组从动轮均匀设置于传动链条内表面,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链条与五组从动轮传动连接。
为了使得从动轮转动时带动转辊转动,将放在转辊上的玻璃传输至装置另一端,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转辊共设置有五组,所述五组转辊分别对应设置于五组从动轮一端,所述转辊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万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1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单油路喷油环
- 下一篇: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