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氟引线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2188.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邵俊;徐吉;禹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缆神舟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4 | 分类号: | B65H67/04;B65H65/00;B65H7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收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四氟引线收线装置,用于在生产聚四氟乙烯绝缘线缆过程中所使用的四氟引线进行收线。四氟引线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盘套设在转轴上,用于收纳四氟引线;定位销安装在收线盘的一侧,并与安装孔相适配的,定位销用于使收线盘随转轴一同转动;限位盘安装在收线盘的另一侧,套设在转轴上,限位盘用于对收线盘上的四氟引线进行限位;限位套筒套设在转轴上,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转轴上,从而使收线盘与挡板相抵,其中,收线盘的直径小于限位盘以及挡板的直径,收线盘、限位盘以及挡板形成用于收纳四氟引线的收线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氟引线收线装置具有取线方便,能够防止引线扎伤电线成品表面的绝缘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氟引线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分散料(简称四氟料)具有熔融但不流动的特点,在使用四氟料对电线进行绝缘加工的过程中,不能像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一样通过挤塑机挤出(习惯称热挤出),而是只能采用通常所说的冷挤出。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聚四氟乙烯绝缘加工设备进行冷挤出加工,聚四氟乙烯绝缘加工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架、聚四氟乙烯挤压加工部、高温烧结部、冷却收线部,聚四氟乙烯挤压加工部具有缸筒和模具,具体加工过程如下:第一步,将聚四氟乙烯分散料制成空心的聚四氟乙烯绝缘管;第二步,将聚四氟乙烯绝缘管放入聚四氟乙烯挤压加工部的缸筒内;第三步,将放线架的电线穿过聚四氟乙烯绝缘管,然后通过模具进行挤压,使聚四氟乙烯包覆在电线表面;第四步,包覆着聚四氟乙烯的电线通过高温烧结部进行烧结成型以形成电线成品,最后通过冷却收线部对电线成品进行收卷。
受上述特殊的加工方式限制,该加工方式是间歇式的,即上一缸筒料挤完后,须待包覆有聚四氟乙烯的电线全部收到冷却收线部上,收线牵引才可停止,否则会浪费电线成品。但是在此期间还是有一段从模具到冷却收线部间的长度的电线是必须报废的,因为这段电线必须停在高温烧结部的炉膛中,直至下一缸筒料装好并开始活塞推压挤出。通常这段必须报废的电线由本工序自行处理,只有合格的电线成品才允许流入下道工序。
为了降低正常工艺损耗,需要用可重复使用的专用绞线(习惯称作四氟引线)对停在炉膛中的电线进行替代,具体来说是将四氟引线系在包覆有聚四氟乙烯的电线和没有包覆聚四氟乙烯的电线之间。
但是,现有技术中上述四氟引线通常是直接同电线成品一起缠绕在冷却收线部上,这种方式有两个缺陷:1、四氟引线多次经过炉膛的高温烧结,其表面会变得毛躁,与电线成品一起缠绕会扎伤电线成品表面绝缘层;2、四氟引线取下来也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氟引线收线装置,具有取线方便,能够防止四氟引线扎伤电线成品表面的绝缘层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氟引线收线装置,用于对聚四氟乙烯绝缘线缆加工设备在生产聚四氟乙烯绝缘线缆过程中所使用的四氟引线进行收线,聚四氟乙烯绝缘线缆加工设备具有用于收取聚四氟乙烯绝缘线缆的冷却收线部,冷却收线部具有转轴以及与转轴固定连接的卷筒,卷筒的中部用于收纳聚四氟乙烯绝缘线缆,卷筒的两端具有挡板,挡板上具有安装孔,具有这样的特征,四氟引线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盘,套设在转轴上,用于收纳四氟引线;定位销,安装在收线盘的一侧,并与安装孔相适配的,定位销用于使收线盘随转轴一同转动;限位盘,安装在收线盘的另一侧,且套设在转轴上,限位盘用于对收线盘上的四氟引线进行限位;以及限位套筒,套设在转轴上,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转轴上,从而将收线盘与挡板相抵,其中,收线盘的直径小于限位盘以及挡板的直径,收线盘、限位盘以及挡板形成用于收纳四氟引线的收线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氟引线收线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旋转套筒,安装在收线盘以及限位盘上,且套设在转轴的外侧,旋转套筒用于支撑收线盘。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氟引线收线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抵持件,安装在限位盘上,且与限位套筒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缆神舟线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缆神舟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2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泄漏修复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