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沙漠大棚用沼液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2242.7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纪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高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B01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漠 大棚 用沼液 处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漠大棚用沼液处理池,属于农牧业生态循环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池体、过滤装置、进水阀、搅拌装置和输送泵,所述过滤装置的进口端连通到沼液收集沉淀池且出口端输出到所述池体中,连通水源的所述进水阀的出口管输出到所述池体中,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池体上,所述搅拌装置的工作端探入到所述池体中,所述输送泵的入口管位于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输送泵的出口管连通到沙漠大棚的喷淋或者滴灌系统的输入管道上。本实用新型的沙漠大棚用沼液处理池,能够快速处理沼液,便于利用原有的喷淋或者滴灌系统施用到沙漠大棚中,节省人力,提高了施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牧业生态循环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漠大棚用沼液处理池。
背景技术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节约耕地,缓解荒漠沙漠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探索在干旱沙漠地区发展设施农业与生态防风治沙相结合的新模式,推动设施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经过反复摸索试验,研究建设了草砖墙体沙漠温棚和探索出了农作物、有机水果、蔬菜水肥一体化配套生产技术。建起的沙漠日光温室大棚、示范棚种植蔬菜均获成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大型沼气发酵罐产生的沼液能够作为肥料使用到沙漠大棚中,沼液不仅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和锌等微量营养元素,而且含有17种氨基酸、活性酶。这些营养元素基本上是以速效养分形式存在的,因此,沼液的速效营养能力强,养分可利用率高,是多元的速效复合肥料,能迅速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然而,为了防止对农作物产生烧苗,沼液需要稀释后方能施用,而且沼液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杂质,不能够直接通过喷淋或者滴灌系统施用到沙漠大棚中。目前,往往是采用人工方式将沼液在罐体内兑水稀释搅拌混合,然后人工搬运输送到大棚农作物的灌溉沟渠中,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
针对上述缺陷亟需研发出一种沙漠大棚用沼液处理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沙漠大棚用沼液处理池,能够快速处理沼液,便于利用原有的喷淋或者滴灌系统施用到沙漠大棚中,节省人力,提高了施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沙漠大棚用沼液处理池,包括池体、过滤装置、进水阀、搅拌装置和输送泵,所述过滤装置的进口端连通到沼液收集沉淀池且出口端输出到所述池体中,连通水源的所述进水阀的出口管输出到所述池体中,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池体上,所述搅拌装置的工作端探入到所述池体中,所述输送泵的入口管位于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输送泵的出口管连通到沙漠大棚的喷淋或者滴灌系统的输入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中还设置有液位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至少采用液位传感器、标尺或者液位计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的底部向下凹陷设置有凹坑,所述输送泵入口管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凹坑中。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泵入口管的底端还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具体采用多级过滤结构,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串联设置有若干过滤单元,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口端到出口端所述过滤单元的过滤精度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网座、滤网插板和滤网,所述滤网座的两端连接所述输送管,所述滤网座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滤网插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滤网插板从所述插槽插入所述滤网座中并通过所述滤网插板的顶部法兰螺栓紧固;所述输送管中通过的沼液从所述滤网的一侧流到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插板在所述滤网的外周圈两侧均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中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滤网插板侧壁与所述插槽侧壁之间的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高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高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2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