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4215.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7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滕利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利朋 |
主分类号: | G04C9/00 | 分类号: | G04C9/00;G08B7/06;G08B13/22;G08B15/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丁宝君 |
地址: | 2654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控制 智能 门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包括手机热点、门锁模块和手机APP,所述门锁模块包括信号收发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手机热点之间信号连接,用于完成手机与门锁的配对认证,当配对成功时,则将配对信息反馈至手机APP,当配对失败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所述手机APP包括配对信息收发模块和身份信息识别模块,所述配对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信号收发装置发送的配对信息,并触发身份信息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并与注册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向门锁模块的信号收发装置发送开锁命令,若身份信息验证失败,则手机APP显示开锁失败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传动的机械门锁逐步被智能门锁代替,智能门锁是在传动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使得安全性提高,且门锁开锁更加简便。现阶段的智能锁具一般应用指纹、密码及人脸识别等方式实现开锁,开锁的核心技术都需要安装在锁具上,从而导致智能锁具的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得不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现有一些门锁采用手机蓝牙与门锁进行匹配直接完成开、关锁操作。由于手机蓝牙和WIFI都属于无线通信网络标准,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工作在2.4GHz公共频段,两个信号在相同的频段内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而导致无法正常开锁或正常使用WIFI网络。同时由于手机蓝牙与门锁直接通讯连接,存在不小心误操作导致门锁自动打开,对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锁具结构复杂、价格高且蓝牙开锁与WIFI网络造成干扰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热点、门锁模块和手机APP,所述门锁模块包括信号收发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手机热点之间信号连接,用于完成手机与门锁的配对认证,当配对成功时,则将配对信息反馈至手机APP,当配对失败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所述手机APP包括配对信息收发模块和身份信息识别模块,所述配对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信号收发装置发送的配对信息,并触发身份信息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并与注册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向门锁模块的信号收发装置发送开锁命令,若身份信息验证失败,则手机APP显示开锁失败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手机热点与门锁进行初步匹配,匹配成功后,通过手机APP内的身份信息与采集的外界信息进行识别验证,从而实现智能开锁,降低了智能门锁的复杂程度,减少了门锁的使用成本,同时可避免因使用蓝牙开锁引起WIFI网络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申请通过手机热点和注册信息的两级识别验证,避免了因误操作导致门锁打开的情况,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掌纹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采集人脸信息并与注册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所述掌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掌纹信息并与注册的掌纹信息进行匹配。在注册用户信息时,将掌纹信息拍照或扫描后录入身份信息识别模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手机的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智能开锁,节省了使用成本;通过使用掌纹信息开锁,由于掌纹的纹路比指纹更加复杂且对掌纹信息使用较少,因此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和开锁方式的隐蔽性。
进一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包括语音辨识模块,所述语音辨识模块用于采集外界语音信息并与注册的语音信息进行匹配。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手机的语音录入功能,实现将语音信息录入至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利用语音音色不同的特点,实现智能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利朋,未经滕利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4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