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燕尾式溢洪道挑流鼻坎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5590.X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忠;范戎;王江;何帅磊;丁冉;王娣;王宗敏;祁雪春;代艳华;张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1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燕尾 溢洪道 挑流鼻坎 | ||
一种燕尾式溢洪道挑流鼻坎,包括挑流鼻坎本体,挑流鼻坎本体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一端用于连通消力池,燕尾槽另一端用于连通下流河道。燕尾槽开设在挑流鼻坎本体的中部。燕尾槽的宽度由消力池一侧向下流河道一侧逐渐变宽。本挑流鼻坎结构简单、工程量小,能有效实现小流量挑流并减少对下游河道冲刷;有效减少溢洪道消力池工程量,相应减少下游河道加固工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库溢洪道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燕尾式溢洪道挑流鼻坎。
背景技术
目前,水库溢洪道挑流鼻坎一般常用连续式、差动式、扭曲式的形式(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6498909 B记载的用于岸边溢洪道或泄洪洞出口的挑流鼻坎),其目的均是保证溢洪道能够顺利泄洪,且尽可能减少对下游河道的冲刷。但这几种泄洪挑流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是挑流鼻坎工程量过大:无论是连续式还是差动式,或者是扭曲式挑流鼻坎,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开挖、钢筋制安、混凝土施工以及下游河道加固等工程量较大;尤其对高水头的泄洪,工程量会更大。
二是不能有效解决小流量泄洪的消能:连续式、差动式、扭曲式挑流鼻坎的挑流方式,均是通过弧形消力池消能后挑出;这几种方式更多关注大流量泄洪问题,对小流量泄流考虑较少,但实际工程中小流量泄洪占主要工况。
三是对下游河道冲刷比较严重:大流量泄洪时,洪水集中从消力池挑流鼻坎直接冲出,对下游河道造成较大的冲刷;尤其是高水头泄洪,冲刷相当严重,一般情况下,需对河道进行大量加固。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工程量小,能有效实现小流量挑流并减少对下游河道冲刷的溢洪道挑流鼻坎,成为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燕尾式溢洪道挑流鼻坎,结构简单、工程量小,能有效实现小流量挑流并减少对下游河道冲刷;有效减少溢洪道消力池工程量,相应减少下游河道加固工程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燕尾式溢洪道挑流鼻坎,包括挑流鼻坎本体,挑流鼻坎本体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一端用于连通消力池, 燕尾槽另一端用于连通下流河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燕尾槽开设在挑流鼻坎本体的中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燕尾槽的宽度由消力池一侧向下流河道一侧逐渐变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燕尾槽的燕尾槽底板由通消力池一侧向下流河道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燕尾槽底板与挑流鼻坎本体上坡面的交汇处形成了起挑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位于燕尾槽的两侧,挑流鼻坎本体形成了两个分流坎。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起挑线宽度为挑流鼻坎本体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泄洪时,能够使水流纵向拉开,降低单位体积流量,水舌与下游河道衔接顺畅,有效减少对下游河道的冲刷。
2、降低起挑水位,有效解决占主导工况的水库小流量泄洪问题。
3、有效减少溢洪道消力池工程量,相应减少下游河道加固工程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5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车式干粉灭火装置
- 下一篇:激光切割头、激光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