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机组放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6878.9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韩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卓邦荣 |
地址: | 4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机组 放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气机组放空装置,包括放空罐和进气管,所述放空罐的底部连通设置多组进气管,每组进气管内部分别串接单向阀,所述放空罐沿竖直方向设置两组散气孔,所述散气孔处设置过滤网,且两组散气孔之间的放空罐内壁处设置可翻转开启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方的放空罐内部设置主动放空机构,所述主动放空机构包括涡轮扇叶和遮蔽环,所述涡轮扇叶转动设置在放空罐内部,所述涡轮扇叶的轴端设置电机,所述遮蔽环竖直滑动设置在放空罐外壁,所述遮蔽环与放空罐之间设置竖直布置的伸缩杆,本尾气机组放空装置通过在放空罐内部设置主动放空机构,使放空罐内部主动形成负压,避免机组超压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排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尾气机组放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艺气出口放空原设计时,多采用多机组共用一套放空管路,当各组机组排气口压力不同时,以造成高压端尾气流向低压端机组,且多组机组共用一套放空管路时,当所有机组均处于满负载时,共用的放空管路受自身结构限制,其放空速度不足,造成泄压不及时,严重会造成机组设备的超压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尾气机组放空装置,通过在放空罐内部设置主动放空机构,使放空罐内部主动形成负压,避免机组超压损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机组放空装置,包括放空罐和进气管,所述放空罐的底部连通设置多组进气管,每组进气管内部分别串接单向阀,所述放空罐沿竖直方向设置两组散气孔,所述散气孔处设置过滤网,且两组散气孔之间的放空罐内壁处设置可翻转开启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方的放空罐内部设置主动放空机构,所述主动放空机构包括涡轮扇叶和遮蔽环,所述涡轮扇叶转动设置在放空罐内部,所述涡轮扇叶的轴端设置电机,所述遮蔽环竖直滑动设置在放空罐外壁,所述遮蔽环与放空罐之间设置竖直布置的伸缩杆,当遮蔽环处于高位时,遮蔽分隔板上侧的散气孔,当遮蔽环处于低位时,遮蔽分隔板下侧的散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包括截面为阶梯状的圆环,所述圆环与放空罐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圆环的阶梯面上平行布置多组可上下翻转的薄片,当薄片下落至水平位置时,分隔板将放空罐分割为上下独立的两个腔室;
当主动放空机构启动时,分隔板上方呈负压,使薄片向上翻起,从而使上下两个腔室连通,使放空罐整体呈负压,加速尾气排放泄压,且当主动放空机构停用使,薄板在重力作用下下翻闭合,避免尾气进入到上方腔体,避免涡轮扇叶表面粘附灰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延伸至放空罐内部,且进气管处于放空罐内部的开口端设置止回机构,所述止回机构包括两组对称布置且只可向上翻转的薄片,当薄片下落至水平位置时,薄片将进气管的开口封闭,所述放空罐的底部连通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串接第一开关阀;
通过将进气管延长,避免放空罐内部的杂质回流至进气管内部,且在放空罐底部设置排水管,快速将放空罐内部积水释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向阀下游的进气管内部串接第二开关阀,所述单向阀和第二开关阀之间的进气管内部连通设置放空支管,所述放空支管内部串接第三开关阀;
通过设置放空支管,使对应机组在进行检修时,能够与放空罐断开,且能够保证尾气及时放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尾气机组放空装置通过在放空罐内部设置主动放空机构,使放空罐能够主动呈现负压,加速尾气的泄压放空,避免机组排气口超压,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且各个进气管内均串接单向阀,避免高压机组尾气流向低压机组,保证各机组之间的尾气排放相互不会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6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料装置
- 下一篇:油井电参数边缘智能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