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以及管桩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6880.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江胜学;王华兵;张峰;罗会平;王凯;李浩;邰家醉;曹珂;曹化锦;吴业飞;刘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欣;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以及 连接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桩,包括:桩体;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桩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端板和卡槽,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桩体连接,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上;以及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桩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二端板和环扣,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桩体连接,所述环扣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环扣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环扣具有容纳部;两所述管桩拼接,其中一所述管桩的所述卡槽与另一所述管桩的所述环扣对齐,旋转其中任一所述管桩,一所述管桩的所述第一端板的至少部分卡设在另一所述管桩的所述环扣的容纳部内。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管桩连接结构。本申请的管桩以及管桩连接结构具有安装效率高,安装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以及管桩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许多新建公路、轨道交通等建设项目也相应的有着大量的需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受生产因素和运输条件的限值,管桩长度一般控制在15m以内,在某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管桩长度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开展接桩作业。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一般使用的连接头由法兰盘和裙片组成,法兰盘设置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两端,裙片的作用在于预制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过程中防止出现卡模或漏浆,其厚度仅有2mm厚,不用作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之间的连接受力。
现有技术中,管桩连接方式主要包括人工焊接和机械连接两种。人工焊接一般先进行对称点焊,然后满焊,为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层数一般在两层以上,待焊缝自然冷却后继续进行沉桩,因此单个接头施工耗时较长;人工焊接作业受外界因素影响显著,如施焊人员技能水平、天气环境、焊条质量等因素,因此接桩施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机械连接一般采用啮合接头,该方法工艺复杂、产量低、成本高,且安装完毕后需进行额外施焊,影响施工进度。所以现有技术管桩连接方式中,存在着安装效率低,施工质量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管桩以及管桩连接结构,以解决安装效率低,施工质量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管桩,包括:
桩体;
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桩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端板和卡槽,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桩体连接,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上;以及
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桩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二端板和环扣,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桩体连接,所述环扣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环扣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环扣具有容纳部;
两所述管桩拼接,其中一所述管桩的所述卡槽与另一所述管桩的所述环扣对齐,旋转其中任一所述管桩,一所述管桩的所述第一端板的至少部分卡设在另一所述管桩的所述环扣的容纳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均为圆环板,所述第一端板的圆周上形成间隔的至少两所述卡槽,所述第二端板的圆周上形成间隔的至少两所述环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的外圆周上形成间隔的至少两所述卡槽,所述第二端板的外圆周上形成间隔的至少两所述环扣;所述第一端板的内圆周上形成间隔的至少两所述卡槽,所述第二端板的内圆周上形成间隔的至少两所述环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的外圆周上和内圆周上的所述卡槽对齐设置或错开设置,所述第二端板的外圆周上和内圆周上的所述环扣对齐设置或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的外圆周上的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内圆周上的所述卡槽的宽度,所述第二端板的外圆周上的所述环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板的内圆周上的所述环扣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桩体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包括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桩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68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匀速滴液的滴剂瓶
- 下一篇:一种折叠机臂式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