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6903.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奕君;冯强;吴建强;王国平;王彬君;金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鹏发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42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城市 污水处理 行车 式吸泥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污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包括条形敞开式沉淀池、若干个预埋件、导轨安装卡块、导轨、滚轮、支撑杆、一组第一支撑块、一组第二支撑块、一组竖支撑底板、框架板、驱动电机、转轴、从动轮、传动皮带、出泥管、一组L形吸泥泵安装板、吸泥泵、吸泥管和输泥管。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及拆卸、维护,能实现城市污水处理中沉淀池内污泥高效、安全和稳定的分离处理作业,且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污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按污水处理工艺,分为栅渣、沉砂池沉渣、浮渣、初沉污泥、二沉污泥、深度处理污泥等;按污水来源,分为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污泥,但通常指前者,其产生态含水率高达92%-99.5%,有机物含量较高,其处理处置主要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常用的方法有浓缩、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堆肥、填埋、土地利用等。
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所以污泥的体积比较大,对污泥的处理、利用和运输造成困难,所以污泥浓缩就是通过污泥增稠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小污泥的体积,从而降低后续处理费用。
行车式吸泥机是用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平流沉淀将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刮到泵吸泥口,通过泵吸行走边吸泥,然后将污泥排出池外。而现有结构的用于污泥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且安装及拆卸、维护不便,同时吸泥处理效率低等,这是当前所亟待进行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能实现城市污水处理中沉淀池内污泥高效、安全和稳定的分离处理作业,同时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及拆卸、维护,实用性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包括条形敞开式沉淀池,及对称设置在条形敞开式沉淀池两边端面的若干个预埋件,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预埋件上的导轨安装卡块,及通过若干个导轨安装卡块分别安装在条形敞开式沉淀池两边端面导轨,及分别与导轨相配合使用的滚轮,及分别与滚轮连接的支撑杆,及分别设置在支撑杆两端的一组第一支撑块、一组第二支撑块,及分别与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连接的一组竖支撑底板,及分别与一组竖支撑底板连接的框架板,及安装在框架板上的驱动电机,及两端分别与支撑杆连接的转轴,及设置在转轴上的从动轮,及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从动轮连接的传动皮带,及安装在框架板上的出泥管,及对称设置在框架板底部的一组L形吸泥泵安装板,及分别安装在一组L形吸泥泵安装板上的吸泥泵,及分别与吸泥泵连接的吸泥管,及两端分别与吸泥泵、出泥管连接的输泥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还包括设置在条形敞开式沉淀池一侧上部外壁的集泥导槽,且出泥管的一端位于集泥导槽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及拆卸、维护,能实现城市污水处理中沉淀池内污泥高效、安全和稳定的分离处理作业,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的条形敞开式沉淀池、若干个预埋件等的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的一组竖支撑底板、框架板、驱动电机、转轴、从动轮、传动皮带、出泥管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行车式吸泥机的若干个预埋件、导轨安装卡块、导轨、支撑杆、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等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鹏发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鹏发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6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盖组件及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扣落地风扇用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