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设备用无陀螺效应的飞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6967.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松;孙金海;吴冉;张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刘振祥 |
地址: | 22114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备用 陀螺 效应 飞轮 装置 | ||
1.一种移动设备用无陀螺效应的飞轮装置,包括主动轴(301)、第一飞轮系和第二飞轮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锥齿轮(302);
所述第一飞轮系包括第一从动轴(101)、第一飞轮(105)、第一从动锥齿轮(102)、第一支架(103)和第二支架(104);所述第一从动轴(101)的一端与第一飞轮(105)的旋转中心垂直地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套设在其外部的第一从动锥齿轮(102)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03)和第二支架(104)分别通过第三辅助轴承和第四辅助轴承连接在第一从动轴(101)两端的外侧,且分别靠近第一从动锥齿轮(102)和第一飞轮(105)地设置;
所述第二飞轮系统包括第二飞轮(205)、第二从动轴(201)、第二从动锥齿轮(202)和第三支架(203);所述第二从动轴(201)通过设置在其轴心的轴向贯通腔套装于第一从动轴(101)中部的外侧,并通过轴承(206)与第一从动轴(101)连接;第二飞轮(205)的旋转中心开设有与第二从动轴(201)外径相适配的安装孔,且通过安装孔固定套装在第二从动轴(201)靠近第一飞轮(105)的一端,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202)固定套装在第二从动轴(201)靠近第一从动锥齿轮(10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支架(203)通过第五辅助轴承连接在第二从动轴(201)中部的外侧;
所述主动锥齿轮(302)设置在第一从动锥齿轮(10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202)之间,且同时与第一从动锥齿轮(10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202)啮合,所述主动轴(301)通过外部支撑架可转动地支设在第一从动轴(101)的外侧,且其一端与主动锥齿轮(302)的旋转中心垂直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设备用无陀螺效应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飞轮系统还包括第四支架(204),所述第四支架(204)通过第六辅助轴承连接在第二从动轴(201)的外侧,且位于第二飞轮(205)背离第三支架(20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设备用无陀螺效应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二从动轴(201)一端外侧的第五支架(5),所述第五支架(5)由主支撑体(503)和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体(503)一端外侧的套筒(504)组成,所述主支撑体(503)在套筒(504)的轴心部分开设有孔径略大于第一从动轴(101)外径的通孔(505),并通过所述通孔(505)套设在第一从动轴(101)的外部,所述套筒(504)套设在第一从动轴(101)的外部,且延伸到第二从动轴(201)的内部,套筒(504)通过其内侧的第一辅助轴承(501)与第一从动轴(101)连接,通过其外侧的第二辅助轴承(502)与第二从动轴(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设备用无陀螺效应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轮系的转动惯量与第二飞轮系的转动惯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设备用无陀螺效应的飞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10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202)的型号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69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角位低频吸声扩散体
- 下一篇:一种自动清理碎发的吸发理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