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提升泵叶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8276.7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田洁;方建飞;陈贵生;张天华;胡浩澜;张磊;张双;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三峡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F04D29/6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两***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提升 叶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提升泵叶轮结构,包括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包括叶片和叶轮口缘,在叶轮口缘上套设一钢圈,所述钢圈与叶轮口缘同轴心线设置并与叶轮口缘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减轻叶轮修复难度,能够在不更换叶轮的情况下保持叶轮口缘与蜗壳扣环之间的间隙在允许范围内。同时设备运行周期得以大幅提高,备件材料维修费用及更换备件费用、检修工作量得以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提升泵叶轮结构。
背景技术
潜水提升泵是城市污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污水处理中,通过城市管网进行汇总,生活污水主要是由各个泵站潜水提升泵抽升至厂区处理工艺段。潜水泵的作业原理是潜水泵开泵前,吸入管和潜水泵内有必要充溢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污水提升泵叶轮结构中的液体跟着叶片一同旋转,在离心力的效果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分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添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
由于生活污水的特性,极其容易出现腐蚀现象。普通铸钢叶轮在被污水腐蚀后形成坑洼,导致叶轮龟裂,磨损部位为通体磨损,抽升流量大量减少,叶轮报废。随着钢板焊接叶轮技术的普及,合金叶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泵站各个水泵叶轮的主体。焊接叶轮的各个叶片、盖板、底座等部位空蚀、磨损慢,基本无磨损,有效的提升了焊接叶轮的使用寿命。
但是,由于叶轮口缘部位特殊,叶轮口缘与密封环之间存在间隙。生活污水中的大量的砂石在此间隙内频率摩擦,导致口缘更易磨损。磨损后的口缘和蜗壳密封环间隙尺寸超标致使容积损失增大、水泵运行效率降低、抽升流量降低,造成电耗的浪费,增加暴雨时节溢流风险。目前主要采用焊接工艺修复口缘,但一般的焊接工艺容易造成叶轮变形,且对维修工人技术要求高,维修周期长。为保障水量,叶轮口缘磨损后需要频繁的更换叶轮,也会造成经济上的压力,其它的修复技术寿命低,且修复周期长。
因此,叶轮口缘部位就成了决定叶轮寿命的关键。如何快速修复叶轮口缘,使其更耐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钢板焊接叶轮的口缘磨损快,使得口缘与蜗壳扣环间隙尺寸变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提升泵叶轮结构,能够在不更换叶轮的情况下保持口缘与蜗壳扣环间隙尺寸在适用范围,修复方便并且降低了污水提升泵叶轮结构的使用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污水提升泵叶轮结构,包括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包括叶片和叶轮口缘,在叶轮口缘上套设一钢圈,所述钢圈与叶轮口缘同轴心线设置并与叶轮口缘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通过在叶轮口缘上套设钢圈且钢圈与叶轮口缘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快速的更换钢圈,减轻叶轮修复难度,在不更换叶轮的情况下保持叶轮口缘与蜗壳扣环之间的间隙在允许范围内。同时设备运行周期得以大幅提高,备件材料维修费用及更换备件费用、检修工作量得以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口缘呈筒状结构,并套设在叶片上,且与叶片固定连接,其里端向外侧翻折形成翻边,这样,便于与蜗壳扣环定位和固定连接,设计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的外端面与叶轮口缘的外端面平齐,其里端延伸至与翻边贴合;在叶轮口缘和钢圈的外端面上相接处开有螺纹孔,所述螺栓通过该螺纹孔同时与叶轮口缘和钢圈螺纹配合相连,这样,方便将钢圈与叶轮口缘固定在一起和拆卸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与叶轮口缘紧贴,且螺纹孔均布于钢圈与叶轮口缘上。这样,提高叶轮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为沉头孔,并为沿叶轮口缘和钢圈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数个;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嵌设于该沉头孔内,设计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为3个,均布的螺纹孔使叶轮口缘和钢圈连接更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采用2205双项不锈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三峡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三峡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8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击穿光谱与吸收光谱组合测量系统
- 下一篇:组合式电子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