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引导拼接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8289.4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5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涛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白海静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引导 拼接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引导拼接单元,其结构包括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拼接单元,拼接单元为长方体,在拼接单元的三个表面上分别设有固定凸起,三个固定凸起所在表面分别相互邻接,在拼接单元的另外三个表面上分别设有固定凹槽,在拼接单元上开有从底面贯穿至顶面的引导孔,引导孔位于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的拼接面上。本实用新型可组合成任意大小平面模板使用,各针道方向可调,具备可调角度模板功能。可个体化设计模板大小、形状及穿刺针角度,能同时引导共面针道和非共面针道,手术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一根穿刺针的角度,手术时可现场设计、组装并修改模板,比3D打印模板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引导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穿刺引导拼接单元。
背景技术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以针穿刺为主的微创治疗时代。针式手术如穿刺活检、消融、氩氦刀、纳米刀、粒子植入等均需要精准穿刺到肿瘤内部,然后进行治疗。精准的穿刺是针式手术的关键。目前现有多种穿刺引导装置,比如平面引导模板、可调角度引导模板、3D打印个体化引导模板等。均能部分满足穿刺引导的要求,但是各种模板有各自的优缺点,暂时不能互相取代。
平面模板优点为应用简单易学,缺点为所有针道必须平行,在多针穿刺时部分肿瘤难以穿刺到位,所用针道也比较多。
可调角度模板在平面模板基础上有较大改进,每一排针道之间角度不必平行,而且单个针道引导孔可在手术时拆卸下来,方便了手术中调整针道方向。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道的调整,每一排针方向必须一致,且不能穿刺非共面针道。
3D打印个体化引导模板完全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危及器官及体表轮廓设计,每一根针道均可自由设计,互相完全不必平行,既能穿刺共面针道又能穿刺非共面针道,但是由于其需要个体化设计,每块模板只能应用在特定的病人,一次性使用,而且必须在手术前至少一天设计并制作。一旦制作完成,手术必须按照设计进行,术中手术方案调整困难。遇到突发情况可能导致模板不能应用。
目前没有一种装置能同时满足以上三种模板的优点,同时无其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穿刺引导拼接单元,以解决现有的穿刺模板不能方便的调整针道、使用不灵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穿刺引导拼接单元,包括第一单元体与第二单元体,所述第一单元体与所述第二单元体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拼接单元,所述拼接单元为长方体,在所述拼接单元的三个表面上分别设有固定凸起,三个所述固定凸起所在表面分别相互邻接,在所述拼接单元的另外三个表面上分别设有固定凹槽,在所述拼接单元上开有从底面贯穿至顶面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位于所述第一单元体与所述第二单元体的拼接面上。
所述引导孔由位于所述第一单元体的拼接面上的第一引导槽和位于第二单元体的拼接面上的第二引导槽对合而成。
所述引导孔与所述拼接单元的底面的垂线呈-45°到45 °夹角,共有若干组所述拼接单元,每组拼接单元的引导孔与底面垂线的夹角都从-45°到45 °逐渐变化,变化幅度为0.5°到2°之间。
在所述第一单元体的拼接面上与第二单元体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插接槽或插接凸起,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凸起都为长条状,所述插接凸起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将所述第一单元体与所述第二单元体连接在一起。
所述固定凸起为凸出的扁球形,所述固定凹槽为内凹的扁球形,一个拼接单元上的固定凸起与另一个拼接单元上的固定凹槽通过卡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拼接单元为立方体。
所述拼接单元各个边的边长都为1cm。
引导孔与拼接单元底面垂线的夹角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涛,未经张宏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82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MW工法桩腰梁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分水流道结构的水洗排放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