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减震支架的拾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8693.1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1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熊悦;李庆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R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减震 支架 拾音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减震支架的拾音器,包括电路板、弹性卡扣、连接杆、支撑板和第二放置板,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远离电路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放置板,并且第二放置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N级磁铁,所述第一N级磁铁靠近第二放置板的一侧设有螺栓,且第一N级磁铁通过螺栓与第二放置板固定连接,并且第一N级磁铁远离螺栓的一侧设有第二N级磁铁,所述第二N级磁铁远离第一N级磁铁的一侧设有拾音器本体,且拾音器本体的一侧与第二N级磁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拾音器支架悬浮状态下高效的缓冲减震,减少了外部物体对拾音器的拾音干扰,而且提高了拾音器的拾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拾音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减震支架的拾音器。
背景技术
拾音器,又称监听头,是用来采集现场环境声音再传送到后端设备的一个器件,它是由麦克风和音频放大电路构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拾音器设备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拾音器设备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改进。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拾音器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拾音器在使用时一般不便于拾音器支架悬浮状态下高效的缓冲减震,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拾音器使用时的质量;
(2)现有的此类拾音器在使用时一般不便于拾音器对音频输入口的遮挡通断,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拾音器使用时的可靠性;
(3)现有的此类拾音器在使用时一般不便于拾音器快速稳定的固定,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减震支架的拾音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拾音器不便于拾音器支架悬浮状态下高效的缓冲减震,拾音器对音频输入口的遮挡通断,不便于拾音器快速稳定的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减震支架的拾音器,包括电路板、弹性卡扣、连接杆、支撑板和第二放置板,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远离电路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放置板,并且第二放置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N级磁铁,所述第一N级磁铁靠近第二放置板的一侧设有螺栓,且第一N级磁铁通过螺栓与第二放置板固定连接,并且第一N级磁铁远离螺栓的一侧设有第二N级磁铁,所述第二N级磁铁远离第一N级磁铁的一侧设有拾音器本体,且拾音器本体的一侧与第二N级磁铁固定连接,并且第二N级磁铁的内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二N级磁铁的一侧固定有音频放大器,且音频放大器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固定有音频振动膜,并且音频振动膜一侧的拾音器本体内部设有遮挡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有两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皆延伸至支撑板的外部,并且连接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固定有手柄,实现了拾音器快速稳定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一侧的连接杆表面套装有压缩弹簧,且连接杆靠近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有弹性卡扣,并且弹性卡扣的一端延伸至电路板的外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N级磁铁一侧的拾音器本体内部设有第一放置板,且第一放置板靠近第二N级磁铁的一侧设有两组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放置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放置板固定连接,实现了拾音器支架悬浮状态下高效的缓冲减震。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板一侧的支撑杆表面套装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放置板固定连接,并且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拾音器本体固定连接,减少了外部物体对拾音器的拾音干扰。
优选的,所述遮挡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气缸、挡板、传音孔以及放置腔,所述拾音器本体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气缸,且气缸下方的拾音器本体内壁上设有放置腔,并且放置腔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与气缸固定连接,且放置腔一侧的拾音器本体外壁上固定有传音孔,避免了外部杂质进行拾音器内部影响元件感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8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