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镂空式人工晶状体载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8772.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万修华;王进达;张景尚;熊瑛;李婧;朱谷雨;何海龙;孙秀丽;田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A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杨凌波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镂空 人工 晶状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镂空式人工晶状体载药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镂空式人工晶状体载药系统,包括人工晶体光学部以及连接在人工晶体光学部上下两端、呈“C”字型的两个人工晶体襻;所述两个人工晶体襻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人工晶体襻由可以缓释药物的材料制备而成。本实用新型是一款既能包载药物,使药物缓慢、准确的释放,又不影响晶状体自身功能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镂空式人工晶状体载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科研中常用药物抑制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大多被证明可以在实验室明显抑制LEC的生长,或是减弱EMT的过程,药物治疗在未来会具有广大的前景,但目前大多属于动物试验阶段,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的抗代谢药物都存在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大、药物释放速度快等缺点,这严重阻碍了科学研究的进展,面对这样的挑战,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研发新的可以靶向作用于晶状体上皮细胞且作用时间持久的装置,密封囊袋灌洗技术以及纳米缓释技术均曾在一段时间内被提出,但目前仍未广泛投入使用,一些科学家想到在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上做文章,但如何利用人工晶状体定位准、作用时间长等特点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难题,曾有人提出在晶状体的光学部进行药物包埋,但存在可能会导致光学成像的改变等弊端。因此发明一款既能包载药物,使药物缓慢、准确的释放,又不影响晶状体自身功能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镂空式人工晶状体载药系统,包括人工晶体光学部和连接在人工晶体光学部两侧对称设置的、呈“C”字型人工晶体襻;每个所述人工晶体襻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容纳药物的容置腔体;其中,所述人工晶体襻由可以缓释药物的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人工晶体襻内部的容置腔体是沿所述人工晶体襻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管道;所述容置腔体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或主要应用于外伤、先天性睫状小带松弛或断裂、晶状体脱位等病例。具体为,人工晶状体的两个人工晶体襻由中空的管道组成,将药物通过特殊手段注入管道内部,管道壁为特殊的缓释装置组成,使药物可以缓慢渗出,以此达到药物准确释放于我们指定的位置(囊袋内),并提高作用靶点的药物浓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害的目的。
“镂空式”人工晶体不会损坏晶状体光学区的结构,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屈光方面的影响;“镂空式”人工晶体内部可放置大剂量的缓释药物,并可根据内部装载药物改变管壁(载体)的性质,方便各种药物的装载;“镂空式”人工晶体不会改变人工晶体的最大直径,不需要人为进行手术切口的扩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镂空式人工晶状体载药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镂空式人工晶状体载药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晶体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晶体襻管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人工晶体光学部1、人工晶体襻2、容置腔体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8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原煤取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黄花菜采摘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