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承重车桥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9617.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成龙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B62D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赵晨宇 |
地址: | 156100 黑龙江省佳***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承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承重车桥,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横向放置的主梁,上述主梁上套设有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滑动梁,上述滑动梁上侧的两端部均设有承重托盘,上述滑动梁前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滑动梁后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上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均设有连杆,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与连杆的相对端铰接,上述主梁的两侧均设有轮胎总成,多个上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轮胎总成内侧铰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自转向承重车桥反方向行驶不具备转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承重车桥。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转向承重车桥通常有两种:一种利用机械力主动使车轮偏转一定角度的转向车桥。另一种当车辆向前移动时,轮胎的阻力将导致车桥响应于车辆的转弯而自动转向或“自转向”。针对上述的自转向承重车桥,当前进方向改变成相反方向时,需要锁死自转向车桥的转向功能并自动归正轮胎方向,然而上述自转向承重车桥反方向行驶时不能响应车辆的转弯而调整轮胎转向,必然增大车辆的转向阻力,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并对行驶的路面与自身车体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
由于市场上现有自转向承重车桥,转向立轴位于自身承重梁的中轴线前端位置,这种构造势必产生径向破坏性作用的扭矩,进而限制了现有市场上的自转向车桥的承载重量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转向承重车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转向承重车桥,解决了现有自转向承重车桥反方向行驶不具备转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向承重车桥,包括横向放置的主梁,上述主梁上套设有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滑动梁,上述滑动梁上侧的两端部均设有承重托盘,上述滑动梁前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滑动梁后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上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均设有连杆,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与连杆的相对端铰接,上述主梁的两侧均设有轮胎总成,多个上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轮胎总成内侧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轮胎总成包括轮毂,还包括轮毂套设的轮胎体,上述轮毂朝向主梁的一侧设有转向半轴总成,多个上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转向半轴总成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梁的两端均纵向贯穿设有转向立轴,贯穿上述主梁的转向立轴与转向半轴总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向半轴总成包括凹形连接件,上述凹形连接件包括底部,还包括底部上相对设置的纵向部,上述底部环侧相对设有耳式连接座,两个上述耳式连接座形成的直线与两个上述凹形连接件的纵向部形成的直线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凹形连接件罩设在上述主梁的端部,上述转向立轴的上下端对应嵌入同侧凹形连接件的两个纵向部,上述转向立轴的上侧贯穿凹形连接件的上侧,贯穿上述凹形连接件上侧的上述转向立轴上设有锁片,上述凹形连接件的两个耳式连接座对应与同侧的两个连杆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重托盘与滑动梁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滑动梁位于同一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成龙,未经张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9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前端冷却模块以及冷却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小麦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