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道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9815.9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珠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利 工程施工 河道 清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抽取机构,还包括辅助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抽取机构包括船体和安装在其顶面的抽泥泵,所述船体的左侧铰接安装有抽泥管,所述抽泥管通过软管与所述抽泥泵的输入端连接;通过伸缩油缸推动推板,推板将若干个插针向下推动,根据河道淤泥的深度,将插针底端推出导向板合适的长度,振动电机将振动传导至若干个插针上,若干个插针在深入淤泥后,产生振动,对硬结的淤泥进行打散,增加其流动性,便于抽泥管对其进行抽取,但又不至于将淤泥扬起,可最大限度的对淤泥进行抽取,也可减少在清理淤泥时,扬起的淤泥对河道水体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位于城区内的河道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排放压力,河道常年累月地流动,河底常常堆积有大量的杂物及淤泥,淤泥及杂物的累积,会使得河道内水流量逐渐减少,甚至造成河道堵塞,在一定年限后,需要及时对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清理,以保证河道水体的流通及水质。
中国专利公开了河道清淤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8586662U),该专利技术能够借助强大的泵力,通过出水管及接头输送到泥沙物料堆积场,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过程,可以一次连续完成,清理效率高,但是,其在清理时,其搅拌件在将淤泥打散的同时,还会将淤泥扬起,污染河道水体,且吸淤量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道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道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抽取机构,还包括辅助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抽取机构包括船体和安装在其顶面的抽泥泵,所述船体的左侧铰接安装有抽泥管,所述抽泥管通过软管与所述抽泥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滑动在其一端的立柱,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船体顶面右侧,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立柱的底端铰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安装有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和固定在其顶端的伸缩油缸,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导向板的顶面,所述伸缩油缸与外部液压站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端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且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插针,若干个所述插针滑动贯穿所述导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泥管的底端通过连接杆铰接有集淤板,所述集淤板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淤板远离所述抽泥管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集淤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船体的一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块,所述缓冲垫块与所述立柱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垫块的材质为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针的直径为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船体向前行进时,通过伸缩油缸推动推板,推板将若干个插针向下推动,根据河道淤泥的深度,将插针底端推出导向板合适的长度,振动电机通过承载板、立柱和导向板将振动传导至若干个插针上,若干个插针在深入淤泥后,产生振动,对硬结的淤泥进行打散,增加其流动性,便于抽泥管对其进行抽取,但又不至于将淤泥扬起,可最大限度的对淤泥进行抽取,也可减少在清理淤泥时,扬起的淤泥对河道水体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珠,未经王晓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9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