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列球轴承注脂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9905.8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9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得印;耿康;蔡世英;黄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利钧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4 | 分类号: | F16C43/04;F16N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轴承 工装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球轴承注脂工装,用于轴承注脂;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注脂腔;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通过6个内六角螺钉固定;所述注脂腔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的中部;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缝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将润滑脂更好的注入轴承滚道中,并且注脂的量适宜,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在注脂间隙不均匀时,还可以进行调节,恢复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注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列球轴承注脂工装。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注脂工序,采用端面压紧,通过外圈和保持架之间加润滑脂,加的过程中,润滑脂不能够完全进入轴承内部,会有一部分润滑脂附着在保持架和套圈密封槽内,在加装密封圈后,一方面保持架和密封槽上的润滑脂有时候会被挤压出来,给客户造成漏脂的表象,另一方面润滑脂没有完全进入轴承滚道,造成保持架和密封圈之间润滑脂太多,在轴承转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漏脂现象,一方面漏脂会引起客户投诉,另一方面润滑脂泄漏也会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新的设计可以保证润滑脂完全注入轴承滚道,密封圈压装后保持架和密封圈之间没有润滑脂,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保持架和密封圈之间润滑脂太多,在轴承转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漏脂现象,可以减少客户投诉,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
已公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2883765U,专利名称:一种异形双列球轴承两面注脂模具,申请日:20121015,其公开了一种异形双列球轴承两面注脂模具,它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注脂机构、下注脂机构,上注脂机构包括上注脂头套、上注脂头芯,下注脂机构包括下注脂头套、下注脂头芯;上、下注脂头芯都具有适合轴承内圈插入的兜孔、油脂主通道,上、下注脂头套的内圆柱面分别与上、下注脂头芯的外圆柱面之间形成油脂蠕动路径,上、下注脂头芯都设有油脂分通道;油脂蠕动路径顶部具有注脂嘴。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配设有注脂机构的上模架和下模架同时为异形双列球轴承注脂,零件少,结构紧凑,加工和注脂定位效果好,通用性较强,单列、双列球的轴承都可进行注脂,具有较强的防错功能,保证了球轴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了轴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球轴承注脂工装,用于轴承注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列球轴承注脂工装,包括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注脂腔3;
所述上模组件1与所述下模组件2通过6个内六角螺钉固定;所述注脂腔3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2的中部;所述上模组件1与所述下模组件2之间还设置有缝隙4。
优选的,所述缝隙4的上半段为所述上模组件1与所述下模组件 2的过渡配合。
优选的,所述缝隙4的下半段为所述上模组件1与所述下模组件 2的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缝隙4下半段的间隙为0.1-0.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将润滑脂更好的注入轴承滚道中,并且注脂的量适宜,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在注脂间隙不均匀时,还可以进行调节,恢复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上模组件;2、下模组件;3、注脂腔;4、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列球轴承注脂工装,包括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注脂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利钧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利钧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9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