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管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0705.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7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柯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光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6;F21V15/01;F21V23/00;F21V3/00;F21V17/12;F21V17/1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3123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管灯,包括灯脚、PCB板、接触片、壳体、驱动;灯脚与PCB板电连通并通过接触片与驱动配合;灯脚与壳体活动配合;接触片整体成U形弯曲状,与PCB板配合的一端具有弧形的接触端,与壳体配合的一端具有平板状的插接端;壳体上具有两个接触片放置槽,接触片横向活动的配合在壳体的接触片放置槽上。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方便接触片与壳体的装配及便于灯脚的更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管灯,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更换灯脚,便于接触片插入的LED管灯。
背景技术
LED管灯属于一种灯具,包括灯罩、LED灯珠、铝基板、驱动、壳体、接触片、PCB板、灯脚等部件;目前的接触片主要采用纵向直插方式插入管灯的壳体内,这样与接触片配合的其它部件安装空间有限,使得灯脚整体安装要求较高;另外,目前的灯脚与驱动一般是直接通过导线装配的,两者无法活动分离,无法适应灯脚可随时更换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管灯,解决如何方便接触片与壳体的装配及便于灯脚的更换的技术问题。
LED管灯,包括灯脚、PCB板、接触片、壳体、驱动;灯脚与PCB板电连通并通过接触片与驱动配合;灯脚与壳体活动配合;接触片整体成U形弯曲状,与PCB板配合的一端具有弧形的接触端,与壳体配合的一端具有平板状的插接端;壳体上具有两个接触片放置槽,接触片横向活动的配合在壳体的接触片放置槽上。
所述接触端的顶面水平并与PCB板的铜箔配合。
所述插接端边缘一侧具有凸起部,壳体在对应位置具有凸起槽;插接端靠近凸起部的边缘位置的两侧具有延伸部,壳体在该延伸部对应位置具有延伸槽。
所述接触端底部具有缺口,凸起部处于上述缺口位置。
所述PCB板上具有保险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接触片采用横向插入方式插入到壳体内,这样给其它部件留出安装空间,减少安装精度要求;由于灯脚与壳体采用活动配合方式,这样灯脚可根据需要进行型号上的更换,同时也便于将灯脚与壳体分开从而方便包装;该接触片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方便大批量制作;接触片成U 形设计从而保证足够的弹力保障PCB板与驱动的电连接强度;插接端上凸起部及延伸部的设计,使得接触片能很好的与壳体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LED管灯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LED管灯去掉灯脚一部分显示其内部的示意图;
图3是PCB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LED管灯去掉灯脚、PCB板后显示壳体与接触片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接触片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LED管灯去掉一个接触片后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LED管灯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8是LED管灯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显示接触片插入壳体过程的示意图;
图中1.灯脚、11.插针、12.端盖、2.PCB板、3.接触片、31.接触端、311.缺口、32.插接端、321.凸起部、322.延伸部、4.壳体、41.凸起槽、42.延伸槽、43.接触片放置槽、5.驱动、6.螺钉、7.保险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9,图中的LED管灯,包括灯脚1、PCB板2、接触片3、壳体4、驱动5。本LED管灯还包括灯罩、灯珠、铝基板等常规部件,由于这几个为现有部件,故未在图中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光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光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0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垫晾晒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蓄能器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