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造口引流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1705.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3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王冬梅;邓小琼;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俊 |
主分类号: | A61F5/449 | 分类号: | A61F5/449;A61F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罗斯青 |
地址: | 622750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造口引流腹带,包括包覆体、第一连接带、气囊、第二连接带、第一加强体、第二加强体、第一拉链、连接管、第二拉链、第三拉链和标签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气囊可以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时给病人带来一定的舒适性,防止长时间绑腹给病人带来不适;通过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可以将腹带打开不同的面积,方便医务人员观察病人造口情况,便于医务人员对造口进行不同的医治操作,通过标签袋可以放置病人信息等物品,便于医务人员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腹带,具体是一种多功能造口引流腹带,属于引流腹带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口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成一个开口,可达到行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甚至挽救病人的生命,造口引流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
目前病人在进行造口引流手术后需要腹带进行继续引流,但是现有的引流腹带功能简单,且长时间绑腹带会给病人造成不适,同时医务人员观察造口时需要解开腹带进行观察,十分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造口引流腹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造口引流腹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功能造口引流腹带,包括包覆体、连接结构和创口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固接于包覆体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带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固接气囊,所述包覆体另一侧固接第二连接带,所述包覆体开设有加强槽,所述加强槽侧壁固接第一加强体,所述第一加强体一侧安装有第二加强体;
所述创口结构包括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固接于包覆体一侧,所述第一拉链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接于包覆体一侧,所述第一拉链一侧安装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一侧安装有第三拉链,所述第三拉链一侧安装有标签袋。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开设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侧壁均固接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包覆体开设有若干个加强槽,所述加强槽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且所述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包覆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管一端贯穿连接孔并延伸至包覆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均固接于包覆体一侧,且所述第一拉链的面积小于第二拉链的面积,所述第二拉链的面积小于第三拉链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包覆体一侧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标签袋,所述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均为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气囊可以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时给病人带来一定的舒适性,防止长时间绑腹给病人带来不适,通过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可以防止腹带过于柔软,从而挤压造口影响病人的恢复;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可以将腹带打开不同的面积,可以使腹带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造口,也方便医务人员观察病人造口情况,便于医务人员对造口进行不同的医治操作,通过标签袋可以放置病人信息等物品,便于医务人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俊,未经高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1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