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2047.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清华;雷升祥;熊强;李文胜;李庆;韩翔宇;袁文;朱洪江;丁猛;何亚涛;邱泽民;吴东宇;李聪明;陈乔枫;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H9/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空间 结构 装置 | ||
1.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隐藏式立柱(2);多个所述隐藏式立柱(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顶部大跨结构(1)与结构柱(3)之间,所述隐藏式立柱(2)的顶部与所述顶部大跨结构(1)的底部铰接,用于使所述隐藏式立柱(2)沿铰接点转动,所述隐藏式立柱(2)在处于垂直位置时其底部能够与所述结构柱(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立柱(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隐藏式立柱(2)与所述顶部大跨结构(1)平行,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隐藏式立柱与所述顶部大跨结构(1)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隐藏式立柱(2)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柱(3)顶部设有一层中板,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隐藏式立柱(2)的底部与所述中板接触,所述接触处采用加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立柱(2)包括钢管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大跨空间应灾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立柱(2)的外部包裹有柔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20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提取液过滤装置
- 下一篇:纽扣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