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2996.0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6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满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满霞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过滤池,过滤池内嵌有过滤孔板,且过滤孔板与过滤池内壁滑动连接,过滤池的一侧固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过滤池侧壁,且进水管位于过滤孔板的侧上方,过滤池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固定有连通管,且连通管贯穿过滤池的侧壁,且连通管位于过滤孔板的侧下方,连通管远离过滤池的一端固定有吸附塔,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池和吸附塔的设计,实现了对生物废水的二重过滤净化,保证经过过滤的废水达标,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废水处理可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冶金、机械、皮革、煤气化、食品、酿造、日化、印染、制药、造纸及城市污水等诸多类型的污水处理以及江河湖泊等大面积水域的废水处理,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导致废水呈酸性或者碱性,还有些废水可直观看出其具有颜色,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市面上的生物废水处理不够彻底,不能完全符合排放标准,对环境仍有较大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嵌有过滤孔板,且过滤孔板与过滤池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过滤池的一侧固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过滤池侧壁,且进水管位于过滤孔板的侧上方,所述过滤池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固定有连通管,且连通管贯穿过滤池的侧壁,且连通管位于过滤孔板的侧下方,所述连通管远离过滤池的一端固定有吸附塔。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远离过滤池的一端设有管道,所述管道和进水管的连接处嵌套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管道、进水管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池的侧面固定有桁架,所述桁架的顶端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远离桁架的一端固定有压板,且压板与过滤孔板顶面固定连接,且过滤孔板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孔板表面的通孔内嵌有第一滤网。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和过滤池连接处设有水泵,且连通管与水泵活动连接,所述吸附塔的一侧固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吸附塔侧壁。
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中部嵌有止水阀,且止水阀贯穿连通管的侧壁并与连通管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附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滤网、活性炭层和超滤膜,且第二滤网、活性炭层和超滤膜均与吸附塔内壁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过滤池和吸附塔的设计,实现了对生物废水的二重过滤净化,保证经过过滤的废水达标,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危害,生物废水通过管道通入进水管中,密封圈保证管道和进水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废水流入过滤池中,在过滤池中加入絮凝药剂,废水絮凝沉淀,沉淀物被过滤孔板和第一滤网过滤至过滤池的上端,而气缸启动,将过滤孔板及其表面的絮凝物升起,经过过滤的废水通过水泵和管道进入吸附塔中,在吸附塔中经过第二滤网、活性炭层和超滤膜的过滤,实现对废水的进一步过滤、除臭和去除重金属粒子的处理,保证从出水管排出的水合格达标,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中过滤孔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装置中吸附塔的剖视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满霞,未经陈满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2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夜间应急维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限位功能的车门铰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