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4159.1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曹杰;戴金曼;张成;周建兵;黄圣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铭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6 | 分类号: | B60J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前 导轨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包括导轨本体、上支架和下支架,其中导轨本体是一个弧形的长条结构,其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不规则形状的上支架和下支架,其中导轨本体通过焊板与前车门内板焊接在一起,上支架用于焊接并支撑车门窗框内板和安装后视镜,下支架用于车门内板固定和限位器的安装及线束的排布及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产品整体结构紧凑、功能部件少、便于装配、产品精度高、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附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是汽车上车身车门系统的关键部位,它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玻璃升降是否顺畅无卡顿、无异响,并有助于NVH特性的改进,以便提升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国内传统的前车门前导轨总成采用分体结构,导轨本体通过车身内板焊接支架与车身内板焊接在一起,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产品整体重量大,而且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对产品品质、装配、加工、生产成本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不能很好满足日益提高的中高端车辆的使用要求。
国际领先的主流欧美系门窗框中,大多采用整体冲压、焊接工艺,前导轨总成不仅用于固定密封条及汽车玻璃在导槽中升降,而且前导轨上支架用于焊接并支撑车门窗框内、外板,如为后视镜安装提供足够的强度、刚度、精度以更好满足装配使用要求。
传统车型前导轨总成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亟待发明一种能够克服上述弊端和问题的新型汽车前车门前导轨总成。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产品整体结构紧凑、功能部件少、便于装配、产品精度高、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包括导轨、上支架和下支架,其中导轨本体是一个弧形的长条结构,其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不规则形状的上支架和下支架,其中导轨本体通过焊板与前车门内板焊接在一起,上支架用于焊接并支撑车门窗框内板和安装后视镜,下支架用于车门内板固定和限位器的安装及线束的排布及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其中导轨包括导轨本体和焊板,其中导轨本体为弧形长条结构,对应横截面为类U型截面,两侧壁中下部位置对称设置一对向内的凸筋,用于卡住玻璃密封条,同时增强强度,两个侧壁中较高的侧壁为定位安装壁,在定位安装壁一端设置一个主定位孔,另外一端设置一个副定位孔,一次冲压成型,定位精度高,在主定位孔两端分别设有三个直角折弯的焊板,焊板是从导轨本体向外延伸折弯形成,与导轨本体为一体结构,导轨本体前端面设有一个15-50°倾斜的让位面,作为车门内板上端让位面,便于与车门内板上端顺利匹配,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其中导轨本体采用共圆心圆弧结构,导轨本体上每一点都是同一个圆心,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辊压成型的精度,提高产品装配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其中焊板与导轨本体相连的部分设有弧形缺口,避免撕裂,每个焊板的焊接面是与车身内板弧面一致的弧面,以确保焊板与车身内板无间隙配合焊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其中焊板由焊板I、焊板II和焊板III组成,其中焊板I设置在主定位孔与副定位孔之间,且焊板I长度相对较长;焊板II和焊板III长度相对较短,依次间隙分设在主定位孔的另一侧,为了提高焊板II和焊板III的强度,对应位置的定位安装壁设有一条向内凸起的加强筋,从前端一直延伸到焊板II。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其中主定位孔设为圆孔,其主定位孔所在定位安装壁与焊板I和焊板II间通过弧形缺口过渡,保障主定位孔精度,副定位孔设为腰孔,便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前门前导轨总成,在导轨本体与主定位孔对应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一个弧形缺口作为让位口,便于焊接时定位销旋转定位,检具检测时垂直定位,不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铭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铭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4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加水的乳酸菌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性漆的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