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麻醉科的药物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6032.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鹏;段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青岛市医学影像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50;A61L2/10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沙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麻醉科 药物 提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麻醉科的药物提取装置,包括注射管与防护壳,所述注射管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除菌垫,所述注射管的内腔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外表面的右侧开设有挡销槽,所述挡销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挡销,所述推杆外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注射底座,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嵌设有第二吸铁石,所述第二磁石的顶部磁性连接有第一磁石。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壳、电池壳和开关以及紫外线照射灯之间的配合,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挡销和挡销槽以及刻度线之间的配合,提高了药物注射本身的安全性,解决了人为操作所产生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麻醉科的药物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我国对于各种医疗救治用具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注射器作为最常用的药物提取装置受到了广泛的使用,注射器主要是用针头提取药物进行人体注射,目前市场中的注射器大多为已经沿用多年的管体加推杆的类型,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对于医疗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临床手术所需要进行的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以及分批麻醉,目前传统注射器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传统注射器对所处注射环境的卫生以及药物提取及注射都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麻醉科的药物提取装置,具备能够自行消毒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注射器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传统注射器对所处注射环境的卫生以及药物提取及注射都难以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麻醉科的药物提取装置,包括注射管与防护壳,所述注射管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除菌垫,所述注射管的内腔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外表面的右侧开设有挡销槽,所述挡销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挡销,所述推杆外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注射底座,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嵌设有第二吸铁石,所述第二磁石的顶部磁性连接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一磁石的另一侧嵌设于电池壳底部的两侧,所述电池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壳的底部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所述电池壳的右侧设置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注射管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注射管外表面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止推座。
优选的,所述注射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药孔,所述出药孔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出药孔的顶部设置有针头。
优选的,所述除菌垫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条,且防滑条的数量为六个,且相邻两个防滑条的距离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内腔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注射管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且防护壳与注射管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壳与电池壳之间的配合,对针头形成密闭的空间,在分批麻醉的过程中,通过开关控制紫外线照射灯的照射,对密闭空间内的针头进行全方位的灭菌消毒,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挡销和挡销槽以及刻度线之间的配合,使用过程中根据所需要的注射量,来调节挡销插孔的位置,注射时挡销会与注射管底部接触,使活塞无法向上端运行,来确保注射药量的精确,提高了药物注射本身的安全性,解决了人为操作所产生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青岛市医学影像中心),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青岛市医学影像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6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