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树菇废弃菌棒灭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6970.3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9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华馨庄园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8/30 | 分类号: | A01G18/30;B02C4/08;B02C4/42;B02C4/28;B02C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6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废弃 灭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树菇废弃菌棒灭菌装置,包括灭菌箱和灭菌液存储箱,所述灭菌液存储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灭菌液存储箱分别固定安装于灭菌箱的两侧,所述灭菌箱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储液管,并且储液管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灭菌液存储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体泵,本实用新型涉及菌棒回收技术领域。该茶树菇废弃菌棒灭菌装置,在对菌棒进行回收时,通过灭菌液和高温双重方式对其进行灭菌,灭菌效果好,加入的菌棒料通过自身重力可快速的通过灭菌机构,使得灭菌效率极高,在灭菌前,能够对菌棒进行快速的粉碎,使得菌棒能够进行均匀灭菌,进一步提高了灭菌效果以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棒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树菇废弃菌棒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茶树菇是一种食药用菌,菌盖细嫩、柄脆、味纯香、鲜美可口,因野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也得名茶树菇。柱状田头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并且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在茶树菇菌棒使用完毕后,可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做出饲料或化肥,在回收利用时,首先是需要对其进行灭菌。
目前在对茶树菇菌棒进行灭菌时,首选是将菌棒外纸皮剥去,然后通过高温进行灭菌,仅仅通过高温进行灭菌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好,同时在进行高温灭菌时,由于菌棒料没有进行很好破碎,导致在灭菌时效率以及效果都不是十分的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树菇废弃菌棒灭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茶树菇菌棒灭菌设备灭菌效率以及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树菇废弃菌棒灭菌装置,包括灭菌箱和灭菌液存储箱,所述灭菌液存储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灭菌液存储箱分别固定安装于灭菌箱的两侧,所述灭菌箱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储液管,并且储液管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灭菌液存储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体泵,所述液体泵出水口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灭菌液存储箱和灭菌箱并延伸至灭菌箱的内部,所述导液管延伸至灭菌箱内部的一端与储液管的表面连通,所述灭菌液存储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灭菌箱内壁的两侧且位于储液管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料板,两个所述第一导料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弯折铝板,所述弯折铝板底部与灭菌箱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弯折铝板构成出料通道,所述灭菌箱内壁的两侧且位于第一导料板的下方均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电热板,所述电热板与弯折铝板之间通过导热铝块连接。
优选的,灭菌箱背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框,所述驱动框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灭菌箱并延伸至灭菌箱的内部,所述转动杆延伸至灭菌箱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灭菌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破料辊,两个所述破料辊之间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灭菌箱内壁的两侧且位于破料辊和储液管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二导料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并且弹簧的一端与灭菌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灭菌箱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料板,所述灭菌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灭菌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键,所述灭菌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斗。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树菇废弃菌棒灭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华馨庄园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天津市华馨庄园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6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禽棚舍窗口的封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