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管弯头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7258.5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0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志涛 |
主分类号: | F16L59/10 | 分类号: | F16L59/10 |
代理公司: | 淄博慧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4 | 代理人: | 任祥生 |
地址: | 25541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弯头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管弯头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对扣而成,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通过紧固件卡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上半壳体的接口处沿外侧延伸成外包边,下半壳体的接口处沿内侧延伸成内包边,外包边和内包边扣合后外壳本体的端面呈圆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提高保温管外壳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管弯头外壳。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很多很多领域,比如化工、炼油、建筑领域,有很多管道需要保温处理,才能正常传输气体或液体。通常在运输管道的外部包裹保温棉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外层需要固定外壳以固定保温材料并延长保温管寿命。常用的保温管外壳通常为圆筒状直接套设在保温材料外部,在保温管的弯头处也同样采用多瓣式筒状结构相互嵌套实现对弯头的保温固定,而现实中很多管道弯曲复杂、结构繁琐,需要相当数量的多瓣式筒状外壳才能实现对运输管道的保温固定。同时在安装现场,对多瓣式筒状外壳进行依次嵌套安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无法保证高效工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管弯头外壳,结构简单,能提高保温管外壳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管弯头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对扣而成,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通过紧固件卡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上半壳体的接口处沿外侧延伸呈外包边,下半壳体的接口处沿内侧延伸成内包边,外包边和内包边扣合后外壳本体的端面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外壳本体为T型管。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锁扣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壳体采用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对扣而成,安装时仅通过紧固件卡接固定即可,操作方便,节约原材料,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半壳体的接口处沿外侧延伸成外包边,下半壳体的接口处沿内侧延伸成内包边,在安装时将外包边和内包边重叠扣合,方便上、下半壳体的配合定位,加强两者接口处的强度,美观防水,提高保温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外壳本体;2.上半壳体;3.下半壳体;4.紧固件;5.外包边;6.内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呈90度弯头的保温管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由上半壳体2和下半壳体3对扣而成,紧固件4在上半壳体2和下半壳体3的接缝处连接紧固,从而使得上半壳体2和下半壳体3卡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上半壳体2的接口处沿外侧延伸成外包边5,下半壳体3的接口处沿内侧延伸成内包边6,外包边5和内包边6扣合后外壳本体1的端面呈圆形。
紧固件4可以采用喉箍、锁扣、卡槽等,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在保温管外壳的安装过程中,只需将上半壳体2和下半壳体3在保温棉外部对扣,使上半壳体2的外包边5包裹住下半壳体3的内包边6,定位后通过紧固件4紧固即可。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志涛,未经卢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7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科车针清洗专用筐
- 下一篇:多闸门蓄能气爆增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