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7431.1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8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马胤刚;张晓琳;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天眼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远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延时 断电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包括:4.2V锂电池BAT、单片机U1、4.2V转3.3V电压转换芯片UP1、电阻RP4、电阻RP5、电阻RP6、电阻RP7、电阻RP8、电容CP1、钽电容EP1、电容CP2、钽电容EP2、二极管DP1、三极管QP2、三极管QP3和按键SP1。该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使用极少的元件即可实现延时电路功能,单片机根据采集的按键状态信息可通过控制单片机的POWER_EN引脚的电平来实现延时断电,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电路,特别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终端设备关闭电源开关后,内部电路会马上断电,设备的程序会因为断电而来不及处理数据的存储等后续问题,很可能给设备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带来严重的隐患。
因此,研制一种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数据完整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设备电源立即断电带来的设备的稳定性和数据完整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包括:4.2V锂电池BAT、单片机U1、4.2V转3.3V电压转换芯片UP1、电阻RP4、电阻RP5、电阻RP6、电阻RP7、电阻RP8、电容CP1、钽电容EP1、电容CP2、钽电容EP2、二极管DP1、三极管QP2、三极管QP3和按键SP1,其中,4.2V锂电池BAT正极输入端连三级管QP3的发射极,电阻RP4并联在三极管QP3的发射级和基极间,三极管QP3的基极通过电阻RP8连接二极管DP1的负极并通过按键SP1接地,三极管QP3的基极通过电阻RP5连接三极管QP2的集电极,三极管QP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P7并联在三极管QP2的基极和发射极间,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P6连接到单片机U1的POWER_EN引脚,二极管DP1的正极连接到单片机U1的KEY引脚,单片机U1的GND引脚接地,三极管QP3的集电极连接到4.2V转3.3V电压转换芯片UP1的1脚和3脚,4.2V转3.3V电压转换芯片UP1的2脚接地,钽电容EP1和电容CP1并联到4.2V转3.3V电压转换芯片UP1的1脚和地之间,钽电容EP2和电容CP2并联到4.2V转3.3V电压转换芯片UP1的5脚和地之间,电压转换芯片UP1的5脚输出3.3V电压连接到单片机U1的VCC引脚。
优选,4.2V转3.3V电压转换芯片UP1为XC6209F332芯片。
进一步优选,单片机U1为STM32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使用极少的元件即可实现延时电路功能,单片机根据采集的按键状态信息可通过控制单片机的POWER_EN引脚的电平来实现延时断电,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入式延时断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天眼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天眼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7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