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7465.0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朱建清;刘咪;孟家松;刘鹏;蒋玺;杨成;段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02C18/14;B02C18/18;B30B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于保妹 |
地址: | 215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垃圾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网,设置于桶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抽水组件,连通于所述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合理设计,操作简单,可有效收集漂浮于水上的垃圾,且工作人员无需出船便可清理水上的垃圾,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治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的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不少市内河道受到了城市垃圾和生活垃圾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上漂浮垃圾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大量漂浮垃圾的存在,不但破坏生态、影响水质、加重航道整治任务、有碍城市发展及旅游景点建设、还给生物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从当前环境问题来看,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利用水资源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国内大小湖泊江河以及近海水域等水面垃圾污染愈发严重。
相关部门为了解决水面垃圾漂浮的问题,都是通过不定期的方式进行人工打捞,将带有垃圾舱的作业船沿河道航行,作业人员利用打捞工具将水面飘浮的垃圾打捞至垃圾舱中,此种方式不仅仅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且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大,周期相对较长,但是实际效果不佳。依靠燃油驱动的方式虽然能明显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清除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也存在体积较大,运行成本较高,能耗大,易产生大气、噪声污染等问题,并且其不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形复杂多变的河道和湖泊的水面垃圾清理。传送带式收集装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适当的角度和深度,转动传送带后,水面垃圾就会随传送带传送至打捞船的储存装置,这种方式运行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并且没有造流引导效果,只能在打捞船航行状态下作业。目前市场缺少适用于狭窄水域,具有导流效果的水上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狭窄水域的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以解决清理水上漂浮式垃圾过程中由于河道面积较小、地形复杂多变而导致垃圾清理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过滤网,设置于桶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
抽水组件,连通于所述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的上端面开放设置,形成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桶体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为多层过滤网,呈桶状结构,可拆卸置于所述桶体内,且与所述桶体内壁之间形成有滤水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还包括一集水室,所述集水室设于所述桶体的下端且连通于所述滤水空间,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集水室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室的内壁围合成锥形体,其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二动力装置以及挤压板;
所述挤压板设于所述桶体内且与桶体内壁和/或过滤网之间形成有间隔;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挤压板并能驱动所述挤压板在桶体内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桶体上且位于所述进水口处,包括切割刀以及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切割刀的刀体四周呈锯齿状,所述切割刀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能对流向所述进水口的垃圾进行打碎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7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平衡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污染喷嘴的化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