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8088.2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7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岳青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工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7/00 | 分类号: | F25B47/00;F25B30/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 除霜 空气 源热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包括热泵主体,所述热泵主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背部开设有空室,所述空室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热泵主体的外部设置防护箱,同时配合空室内部的左侧的水泵和右侧储水箱,从而可以利用水泵把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抽水管导入到出水管中,然后由于出水管以蛇形盘曲在热泵主体的背部,从而起到了对热泵主体动力装置处进行散热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空气源热泵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以空气中的能量作为主要动力,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转,实现能量的转移,无需复杂的配置、昂贵的取水、回灌或者土壤换热系统和专用机房,能够逐步减少传统采暖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保证采暖功效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目前出现了一种利用电磁加热来除去空气源热泵换热器处冰霜的新型空气源热泵,解决了传统空气源热泵换热器处因结霜而导致换热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但是该种空气源热泵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会存在背部动力装置处散热效果差,而导致空气源热泵内部元件出现发热损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具备散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包括热泵主体,所述热泵主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背部开设有空室,所述空室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以蛇形盘曲在热泵主体的背部,所述出水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回水管,所述隔板的右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左侧通过管道与水泵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正面与回水管的背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所述防护箱的右侧设置有放置室,所述放置室的内部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远离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空室的正面内壁上开设有与出风管相适配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正面贯通有出风孔,所述放置室的右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出风孔的开口处对应热泵主体的背部,通过在放置室内部设置风机,同时配合风机左侧的进风罩和出风管,从而可以把风机吹出的风吹入到通风孔,由于出风孔开口处对应热泵主体的背部,所以可以让风对其背部进行散热,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该结构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所述防护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远离防护箱的一侧与热泵主体贴合,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热泵主体的一侧与圆管远离热泵主体的一侧贯通,通过圆管和空腔的设置,从而起到了把热泵主体发出的噪音吸收到空腔中,进而起到了阻碍噪音传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所述圆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音毡,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凸起,通过隔音毡和凸起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对噪音作进一步的隔绝处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所述放置室右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尘布,通过凹孔和挡尘布的设置,从而起到了阻挡灰尘进入到放置室内部的问题,同时也起到了阻碍风机噪音的传递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电磁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所述挡尘布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螺钉,所述放置室的右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与螺钉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螺钉穿过挡尘布后与凹孔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螺钉和固定孔的设置,从而起到了方便拆卸挡尘布进行更换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工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工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8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面反射镜的垂直结构LED芯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