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8385.7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0276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创伤 临床 拱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包括顶板和支杆;所述顶板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顶板外侧安装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内安装有转轴;所述支杆顶部开设有穿孔,所述支杆顶端置于转轴座内,且转轴贯穿于穿孔,所述支杆与转轴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板位于顶板内伸缩即可实现宽度的调节,再通过转轴可使支杆位于转轴座内旋转,从而实现高度的调节,调节方式简单便捷,省时省力,利于患者的使用,灵活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拱形支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创伤患者需要细致全面的护理以求早日康复,临床创伤患者软组织损伤的同时,皮肤容易脱套导致渗出,张力性水泡引发疼痛,导致肢体不能直接用被或毯子覆盖,此时则需要支具进行支撑,避免被或毯子直接覆盖于患处,但是现有的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
公告号为(CN201353260Y)的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该装置包括:第一半拱形部分,具有多个第一网格和多个第二网格;第二半拱形部分,具有多个所述第一网格和多个所述第二网格,其中所述第半拱形部分的面积比所述第二半拱形部分的面积大,两者一端对齐相连并形成一拱形开口,另一端由于两部分面积不同形成一侧边缺口,该新型提出的带缺口的拱形支具,针对关节周围肢体保暖和避免创面压迫的两难问题,减少护理劳动强度,提高创伤治疗效率,但是该装置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该装置无法实现高度以及宽度的调节,从而无法适用患者不同部位的支撑工作,使其使用存在局限性,使用时的舒适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包括顶板和支杆;
所述顶板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顶板外侧安装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内安装有转轴;
所述支杆顶部开设有穿孔,所述支杆顶端置于转轴座内,且转轴贯穿于穿孔,所述支杆与转轴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轴座前侧下方开设有插孔,所述支杆上方且位于穿孔外圈开设有限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板前端外侧安装有吊绳,所述吊绳底部安装有插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杆底部安装有橡胶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板两端且位于顶板内侧安装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通过活动板位于顶板内伸缩即可实现宽度的调节,再通过转轴可使支杆位于转轴座内旋转,从而实现高度的调节,调节方式简单便捷,省时省力,利于患者的使用,灵活性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通过插销插入插孔和限位孔,完成限位固定,从而避免支杆出现转动,确保支撑时的稳定性,且插销通过吊绳固定于顶板前侧,能够有效避免丢失。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通过橡胶块可起到较好的防滑效果,使其支杆支撑于床上时能够避免发生位移,确保支撑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创伤临床的拱形支具的活动板和顶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8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回收压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样品临时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