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向器去毛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8817.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0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熊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惠梁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29/02;B24B55/06;B24B47/1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2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换向器 毛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换向器去毛刺机构,包括防尘箱和安装在防尘箱上的开关门,所述防尘箱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换向器支架,所述换向器与换向器支架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防尘箱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螺纹筒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弧形板的底部设有抛光刷,所述抛光刷位于换向器的正上方,所述防尘箱上安装有除尘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不仅可以有效且高效的去除换向器上的毛刺,也可以打磨时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便于工作人员对金属碎屑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换向器去毛刺机构。
背景技术
转子换向器铣槽过程中会在换向器槽中留有铜屑毛刺,这些铜屑毛刺会使电机产生电火花,甚至电机烧毁,非常不安全,影响使用性能。
现有技术中,转子换向器去毛刺是人工采用毛刷去除这些毛刺,只能局部的清理换向器槽里的铜屑毛刺,很难全面的顾及,且费时费力,效率低,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换向器去毛刺机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换向器去毛刺机构,其不仅可以有效且高效的去除换向器上的毛刺,也可以打磨时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便于工作人员对金属碎屑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换向器去毛刺机构,包括防尘箱和安装在防尘箱上的开关门,所述防尘箱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换向器支架,所述换向器支架上安装有换向器,所述换向器与换向器支架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防尘箱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螺纹筒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弧形板的底部设有抛光刷,所述抛光刷位于换向器的正上方,所述防尘箱上安装有除尘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换向器支架上,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换向器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驱动设备为电动滑轨和配套的电动滑块,所述螺纹筒固定在电动滑块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螺纹筒侧壁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弧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在防尘箱上端的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L型管,所述L型管贯穿防尘箱的上端并紧靠换向器,所述L型管靠近换向器的一点贯穿设有多个吸尘孔,所述防尘箱的上端安装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通过输送管与负压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尘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橡胶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换向器转动以及抛光刷的往复运动,通过抛光刷可以对换向器外部的毛刺进行有效且高效的去除,从而实现对换向器外部的抛光处理。
2、吸尘孔处会产生负压,通过负压将抛光刷上、换向器上和防尘箱内金属碎屑吸走并通过输送管输送至集尘箱内,进而实现对金属粉末的收集,方便处理,从而打开开关门时,不会有金属粉末飞出,也保证了防尘箱内整洁。
3、螺纹杆转动时,可以实现弧形板和抛光刷向下或上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抛光刷与换向器紧贴的程度,进而实现对换向器进行不同程度的抛光去毛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不仅可以有效且高效的去除换向器上的毛刺,也可以打磨时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便于工作人员对金属碎屑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惠梁机电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惠梁机电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8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