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性点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9927.2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00 | 分类号: | H02H1/00;H02H7/26;H02H9/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 管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性点管理装置,包括接地变压器ZB、单相高压隔离开关QS、单相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ARS、氧化锌避雷器MOV、微机控制器ZK、电阻元件BLR、零序电流互感器TA,所述接地变压器ZB的高压端A与三相高压电的母线电连接,所述接地变压器ZB的大N端与单相高压隔离开关QS的上端电连接,所述单相高压隔离开关QS的下端与单相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ARS的上端电连接,所述单相高压隔离开关QS的下端与氧化锌避雷器MOV的上端电连接。该中性点管理装置,通过单相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ARS来控制电阻元件BLR的投入和退出,能有效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避免弧光接地引起的电气设备损坏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性点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它涉及技术、经济、安全等诸多方面,目前我国7.2-35kV配电网中性点采用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主要适用于较小的电力系统,电容电流小于10A),二是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谐振接地系统;三是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的大电流接地系统。消弧线圈的主要功能是对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补偿后电弧自动熄灭,但从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1.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3相电压以上,持续时间长、波及全系统设备,可能引起第二点绝缘击穿,引起事故扩大事故,2.消弧线圈补偿的仅仅是工频电容电流,而实际通过接地点的电流不仅有电容电流而且还包含有大量的高频电流和阻性电流,严重时仅高频电流和阻性电流就可以维持电弧的持续燃烧,这是消弧线圈根本无法解决的,3.寻找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困难,补偿后故障点电流变小,许多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的选线成功率还不理想,往往还要采用试拉法,采用试拉法时,既造成非故障线路短时停电,又会引起操作过电压,4.过电压水平较高,对系统绝缘不利,5.消弧线圈体积较大,组件多,成本高,对电容电流变化的测量和计算复杂,准确度不够,运行维护复杂,小电阻接地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使系统的过电压水平较低,能够迅速找出接地故障线路,把故障线路断开,但却存在以下缺点:1. 供电可靠性低,系统在发生单相间歇性弧光接地时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瞬时接地时,也会跳闸,2.安全性差,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长时间的接地电流很大,对接地点附近的人身产生很大威胁,大电流会烧坏其它设备,3.故障线路不能快速切除时大电流一直持续,电阻会烧坏(电阻一般通流时间10S), 大电流一直持续烧坏电缆或其他设备造成短路事故,4.对通讯的干扰严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其较大的接地电流对通讯设备、通讯线路及二次线路和设备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中性点管理装置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性点管理装置,具备防止电气设备损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存在缺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性点管理装置,包括接地变压器ZB、单相高压隔离开关QS、单相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ARS、氧化锌避雷器MOV、微机控制器ZK、电阻元件BLR、零序电流互感器TA,所述接地变压器ZB的高压端A与三相高压电的母线电连接,所述接地变压器ZB 的大N端与单相高压隔离开关QS的上端电连接,所述单相高压隔离开关QS 的下端与单相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ARS的上端电连接,所述单相高压隔离开关QS的下端与氧化锌避雷器MOV的上端电连接,所述氧化锌避雷器MOV的下端接地,所述单相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ARS的下端与微机控制器ZK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相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ARS的下端与电阻元件BLR的上端电连接,所述BLR的下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TA的上端电连接,所述BLR的下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单相涡流驱动快速断路器ARS是与真空接触器、开关同等功效的电器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9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钻多孔的可调式一体钻孔机
- 下一篇:一种减振节能加工沟槽用三面刃盘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