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视体温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1060.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7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文萍;姚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G01K11/14 | 分类号: | G01K11/14;G01K13/00;G01K1/14;G01K1/02;A61B5/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体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体温贴,包括透明面层、粘胶底层及显色中间层,粘胶底层适于粘贴至被测者的体表;显色中间层设在透明面层和粘胶底层之间,显色中间层包括导热层及热敏变色层,导热层用以吸收人体体表的热量,热敏变色层位于导热层上方,用以感知导热层的温度而变色。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体温贴,可以贴在被测者的体表,例如额头部位,利用热敏变色材料的感温变色原理,通过颜色进行温度的显示,相对于传统的体温计或测温枪,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防止群体性测温时的人员聚集,降低聚集性感染风险,并且,由于可视体温贴保持在额头部位,所以,可以随时获知被测者的体温,不需要频繁测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降低,此外,其价格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体温贴。
背景技术
体温测量作为最常用的健康检测手段之一,在各种场所都广泛采用,例如医院,家庭及公共场所等。通常情况下,体温测量可以采用体温计、测温枪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采用体温计、测温枪测量体温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例如:在一些传染病暴发期,预防和筛查手段之一也即是体温测量。
在这种传染病爆发期,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人员在进入各个公共场所(例如写字楼、小区、商场、医院等)时,均需要进行体温测量,而且,因为人员流动频繁,体温变化快,所以,需要频繁地测量体温。很显然,在这种公共场所内采用传统的体温计、测温枪进行体温测量,其效率低,容易造成人员聚集,增加感染风险,并且,频繁测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视体温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体温贴,包括:
透明面层;
粘胶底层,所述粘胶底层适于粘贴至被测者的体表;
显色中间层,所述显色中间层设在所述透明面层和所述粘胶底层之间,所述显色中间层包括导热层及热敏变色层,所述导热层用以吸收人体体表的热量,所述热敏变色层位于所述导热层上方,用以感知所述导热层的温度而变色。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视体温贴,可以贴在被测者的体表,例如贴在额头部位,利用热敏变色材料的感温变色原理,可以通过颜色进行温度的显示。在使用中,被测者可以将该可视体温贴保持粘贴在额头部位上,如此,在出入公共场所时,管理人员观察可视体温贴即可获知被测者的体温,而不再需要利用体温计或测温枪进行现场测量,由此,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防止人员聚集,降低聚集性感染风险,并且,由于可视体温贴保持在额头部位,所以,可以随时获知被测者的体温,不需要频繁测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降低,此外,其价格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可视体温贴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敏变色层包括多个热敏变色贴片,多个所述热敏变色贴片沿预定方向依次粘贴在所述导热层上,每个所述热敏变色贴片的变色温度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热敏变色贴片的变色温度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敏变色贴片的变色温度在35℃至 4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热层为石墨烯材料或纳米碳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面层包括可视窗口区及非可视油墨区,所述可视窗口与所述热敏变色层相对,以透视所述热敏变色层的颜色变化,所述非可视油墨区为在所述可视窗口区之外涂覆油墨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1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排列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级压溃前纵梁结构及汽车